
新晚报3月31日讯 随着天气转暖,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到室外玩耍,而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往往成为了安全威胁。在以往一些车祸事故中,司机车速并不快,而被撞的孩子也没有明显的危险动作,车祸的发生是由于驾驶员在机动车内的视野存在盲区,司机看不到孩子的存在。网友的说法是真的吗?
机动车视野存在盲区
发生此类事故时,多是由于孩子蹲在车边玩耍导致的,记者将模拟以上情景进行“盲区测试”。7岁以下的孩子身高在1.2米以下,当其蹲下来玩耍时,高度正好相当于公路交通用的椎筒高度(约68cm左右),因此记者决定在实验中用椎筒来代替儿童。
在第一组测试中,记者选择了路面上较多的家用型轿车,驾驶员身高为1.7米,记者在其视野内绑定了一部微型摄像机,用以记录驾驶员能看到的视角。测试人员在车的前后左右不断移动椎筒,当驾驶员看不见椎筒时,椎筒所在的位置即为盲区。
盲区面积为车身两至三倍
经过测试发现,在轿车的四周都有驾驶员完全看不到的地方。车头盲区的极限位置距离车身前端距离大约为0.6米,车尾盲区的极限位置约为5.6米;车身的左右前端则各有两块大小不同的扇形盲区,分别不足1平方米,车身左右后端的盲区面积则较大,分别为1.7平方米和3.4平方米。通过计算,以上所有盲区累加起来,达到车身占地面积的2倍。那对于高一些的suv车型来说,其右后端的盲区面积较大,整个suv车的盲区区域面积加起来大约为车身占地面积的3倍。
链接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中心博士赵光明表示:“盲区虽然不可消除,但驾驶人可通过上车前先观察一下车身四周的情况,上车后尽快驶离的方法,避免事故发生。另外,转弯变道时,驾驶员要扭头检查一下车身侧后方的情况。在倒车的时候,脚放在刹车上,方便及时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