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1日讯 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香茗社区火电3栋楼2单元的周凤贤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10余年,常年吃药维持治疗。老伴去世后,一家三口全靠周凤贤1000多元的养老金生活。儿子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没有正式工作,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每个月药费就得100余元。自从该中心执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后,“现在每个月20元左右的药费就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了。”周大娘满意地说。
而家住哈市道里区新城小区108栋的丁远基对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赞不绝口,自己80多岁的老岳母身患重病,瘫痪在床。“自从和中心签订协议后,社区医院的医生几乎每星期都来家里坐坐,不仅带来一些常用药,还给我岳母做些常规体检。”丁远基说,这种上门服务免去了他背着老岳母去医院看病的麻烦,更重要的是老人的一些小病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百姓视野,并且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省自2009年正式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11大类43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普惠全省居民。截至去年年末,全省城乡居民纸质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8%,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8%,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利用率达到9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到73%,高血压患者管理194.7万人,规范化管理率达到74%,糖尿病患者管理56.4万人,规范化管理率达到86%,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10.1万人,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1%。健康教育惠及人群达到1038万人次。从去年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情况来看,在电话抽查的2250份城乡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居民满意度均在90分以上,居民综合满意度逐年提高。
普及健康教育,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全省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以城乡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哈市道里区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和临床医生专家库,聘请知名学者与中心健康教育人员共同建立健康教育讲师团。开展“健康大讲堂”和“健康进家庭,干预在生活”的家庭医生入户活动,以“健康大礼包”活动为辖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服务重点人群,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孕产妇保健、老年人管理、慢病管理、重性精神病人等为关注重点,通过干预和随访,切实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进社区,给精神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哈市南岗区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特色学科——中医精神卫生科,是哈市第一家具有中医特色的精神、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由中医师团队“因人制宜”地制定中医保健方案,并将中医九种体质辨识健康指导融入到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将心理科优势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开展中医特色精神卫生进社区工作,为辖区患者提供免费健康教育讲座,尤其对空巢老人、下岗工人、离异家庭成员、负性生活事件打击的居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及治疗,辐射带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
网格化全覆盖管理,消除公共卫生服务死角。大庆市萨尔图区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服务对象划分为四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每个卫生技术人员负责管理一定数量居民楼,使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能够按照网格逐门逐院服务到家庭,逐一逐户服务到个人。
哈市南岗区大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服务券的形式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使服务流程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降低了分项实施的成本消耗,优化了资金利用。“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券”将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定为8个管理项目,制订服务券发放管理制度,每张服务券标明服务的具体时间、次数、内容、标准、项目及服务期限,让老百姓知情、同意,提高了居民主动接受公共卫生服务的热情,使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同时,在落实中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我省2009年以来,全面落实了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厕、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中央专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