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1日讯 1953年,正要挺进朝鲜战场的一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部队,在辽宁泡子火车站接到了中央紧急命令:停止前进,整编成林业三师,充实林区社会主义建设。
这年夏天,3000多名官兵挥师北上,向小兴安岭南麓进发。他们要在深山老林里,修建一条运材铁道线儿,再把小兴安岭优质木材采伐出来,运送到新中国建设最前沿。
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修铁路,其艰难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从勘测到施工,官兵们始终在密林深处披荆斩棘:肩背一百多斤重的物资,走河沟、跳塔头、钻林子;挑土篮、搬石头、推枕木;吃高粱米、咽苞米面、啃咸菜;一顶蚊帐、一条毯子、一间泥草房,摸爬滚打…….
历时9年,“林业三师”终于完成了全长188.14公里、地跨三县、亚洲最长的森林窄轨铁路建设任务。
这条森林铁路,年运输木材最高达58万立方米。
在兴隆林业局已经停运的、森林窄轨小火车的外燃机车车头旁,原“林业三师”老兵、已经89岁高龄的老人家李本义告诉记者:官兵们自从走进这片大森林,就扎根在了这片黑土地,他们“献完青春,献子孙,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里。”手抚火车头上的“森铁”标志,李本义说:“这个火车头是我的老伙伴,而这片大森林却是我全部的回忆和精神的寄托。”
李本义老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从小兴安岭林业开发建设之初,三师始终秉承了艰苦创业、百折不回、甘于奉献、一往无前的精神,成为了黑龙江森工的一面旗帜。如今,树,越伐越细;林,越采越疏,休养生息大森林成了当代林业人最大的责任和义务,三师的后代们也一定会不辱使命,请祖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