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岁一级残疾的高晶有个梦想:看看家乡哈尔滨是什么样子。这对于普通人来讲也许太过简单,但对于20年来除了偶尔上医院看过路边风景的她,是一种奢求……
21年前一阵风,13岁女孩患上“不死的癌症”
高晶家住阿城区龙江龙小区,与父母共同生活的40余平方米的房子,几乎是她所有的活动空间。
多年患病卧床,小晶有些“发福”,短短的头发、爽朗的性格,还有点像假小子。如果不是记者先期了解,很难看出这个女孩已经憋在家里整整20年了。
“13岁时,学校开运动会,我跑了一身大汗,坐在门洞里休息。突然,来了一阵风,带来些许凉意,但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说起20年前苦难的开始,高晶很平静。
那天回家后,高晶的手脚就肿痛起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过多次治疗,小晶还了解到这个病有个别名——不死的癌症。
过了不到一年,1994年,刚刚参加完初一期中考试的小晶因多处关节变形辍学了,从此除了看病,再未出过家门。
“浑身关节痛,夏天也要穿着厚衣服睡觉,怕被风吹疼了……”小晶说,最初自己还可以下地,变形后“粗状”的手指还可以做些手工。到了七八年前,病情越来越重,全身90%的关节变形或长死,双侧股骨头坏死的双腿已经不能分开,手腕和胳膊无法回弯,脚趾也有7根变得僵直。
三口之家躺倒两个,花甲母亲出地摊贴补家用
为了赚钱给小晶治病,父亲高宝山曾开过食杂店,但以赔钱关门告终。他又包了一台出租车,没白没黑地干活,没开上半年,遇到坏人,车被抢了,连命都差点丢了。2011年,在外当力工的高宝山突发脑梗,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如今,除了每天给女儿按摩外,只能看着窗外叹息。
三口之家躺倒两个,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在母亲丁亚茹的身上。63岁的丁妈妈无论冬夏都站在楼下摆地摊,卖指甲刀、电话本、掏耳勺,顺带捡些矿泉水瓶、纸壳换钱。
小晶曾有过“不拖累家人”的想法,心思很快被母亲看了出来,“闺女,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妈就知足。”妈妈说。
来自社会的关爱,小晶在家也能“看世界”了
龙江龙小区归属礼中社区,很多邻居都知道小晶家的境遇。
社区书记李凤文告诉记者,高家是低保户和贫困户,逢年过节,民政、社区等部门都会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前些年,社区还特意给小晶申请了一台轮椅,邻居也捐款送物,嘘寒问暖……
4年前,哈市有个户外群到阿城爬山,了解到小晶的故事,与小晶结下对子,隔三岔五,一行人便带着新衣服、好吃的看望小晶。
还有一些病友,通过电话给小晶很多鼓励。一位姓丁的阿姨还送来一台电脑,小晶给自己起了一个“雨做的云”的网名,用唯一能活动的手指触动键盘,通过网络学习知识、了解世界。
小晶的梦想是“看看家乡的样子”
在小晶的“QQ日志”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一天我能走出屋外,我一定去拥抱大自然,那时候全家人也会和我一样高兴……”
如今,小晶的最大梦想就是“看看家乡的样子”。
记者问小晶,最想看家乡的什么地方?小晶有些茫然:“我真的不知道,可什么都想看。”此时,记者才知道,小晶对家乡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仅有的几次看病经历,让她领略到的仅是路边“风景”而已。
小晶没有去过太阳岛、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龙塔……
小晶没看过电影、没吃过洋快餐……
小晶当然更没有逛过任何商店……
“我可以坐上轮椅、吃上止痛片,我一定能坚持……”小晶憧憬走出家门的美好,一脸笑容,这笑容让记者感觉心痛。
哈尔滨日报的读者亲们,你是否也有想帮助小晶圆梦的冲动呢?那就让我们一起为小晶设计“家乡一日游爱心行程”吧!
希望有爱心企业和市民向小晶发出邀请,提供一日游吃、行、玩的便利。当然,亲们即使只是陪着小晶默默地行走,或关注小晶的圆梦行动,这,也是一份支持。
有了好主意,就拨打记者的电话:13604506633,让我们一起为小晶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