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姚先生的手刹被咬坏。
新晚报4月3日讯 “手刹嗑的一道一道的,副驾驶座套全是窟窿,上面还撒了几十颗小松子。到4S店一看,空调滤都给掏了个洞。维修工说,肯定是花栗鼠,体型小,能钻进来,这是拿我车当窝了。”这就是近日发生在市民姚先生身上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他将自己的爱车在江边停放了3天后结果碰上了“鼠占人巢”。记者从哈市多家4S店获悉,姚先生的遭遇并非偶发,每年开春和入秋两个冷暖交替的季节,都会发生各种“鼠辈”钻入汽车取暖的情况,有时会嗑咬车内电气线路等部件给车辆安全埋下隐患。
爱车江边停3天
遭花栗鼠絮窝
“这几天,朋友谁见我都要逗上两句,要么说再路过小心点,没准人家花栗鼠一家几口正在路边等你呢,要么说得去你停的车位画个圈写个拆字。”说起自己爱车的遭遇,市民姚先生哭笑不得。
一周前,在江边某单位工作的姚先生因要出差就将爱车停在了单位院内。3天后半夜回来的他取车回家时感觉手刹凹凸不平很不舒服,但也没有在意。次日早晨下楼开车时发现自己副驾驶位置的座套上满是抓撕的痕迹,并被掏出了很多小洞,座位上还撒落着几十颗小松子。“我当时还琢磨,自己也没买松子啊,什么时候掉的呢?捡起来发现都是没长成的小松子。”姚先生说。再看到手刹上的嗑咬痕迹,姚先生的爱人问他:“是不是进老鼠了?别把电线嗑了。”
夫妻俩连忙将车开到4S店检修,经维修人员检查,车内电气线路倒是没问题,但空调滤被掏了一个大窟窿。维修工说,这是从底盘的通风口进来的,应该是花栗鼠,大了钻不进来。估计是外边天冷,车里暖和,把你的车当家了,口粮都搬进来了。换座套吧,手刹就只能这样了,要换就得换总成,没几千下不来。
后备厢下鼠夹
群鼠撕烂内饰
对于姚先生的遭遇,记者咨询哈市多家4S店维修技工被告知,比这离谱的有的是,有个好钓鱼的大哥,后备厢里夹老鼠,结果遭到鼠群“报复”,光换内饰就花了1万多元。
据维修技师介绍,市民张先生是个钓鱼爱好者,去年入秋想要跟朋友去钓鱼,提前一天就拌好了饵料放进后备厢准备“喂窝子”,结果次日出发时发现备厢内的饵料被嗑得乱七八糟。鱼没钓成,气愤的张先生打算严惩“小偷”,当天就买来捕鼠夹、捕鼠笼等物品放进了后备厢,并又拌了一份饵料放了进去。结果“小偷”如约而来,捕鼠夹也夹到了一只成人手掌长的老鼠,而血肉模糊的老鼠和全车破烂的内饰却让张先生没了成就感。“应该是一窝老鼠钻进了车,一只鼠被夹后,其他鼠想救它,一边拖拽一边到处撕咬内饰想弄个通道。”维修技师说。
电线皮带被嗑
会留安全隐患
其实,姚先生和张先生的遭遇算是有惊无险,部分市民车辆遭鼠类“入驻”后常会埋下安全隐患。今年2月,市民曲先生就突然觉得车辆有异响且还有抖动,于是就到4S店检查,结果发现有一只老鼠别在了发动机的风扇边,而且发动机的皮带已经被老鼠咬断一半,再晚几天就可能断裂。
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要是在行驶中发动机皮带断裂,就会导致车辆的水箱停止工作,只需几分钟就能让发动机过热变形,一旦发动机变形,就没有维修的价值了。“如果电线遭嗑咬更有自燃危险,好在并不多发。”维修人员说。
记者从哈市多家4S店了解到,车内进鼠、进小猫的现象虽不十分普遍,但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开春和入秋这两个早晚温差比较大的时段,因为车辆刚刚行驶完,发动机会保留一定的温度,老鼠、野猫等小动物会钻进车辆发动机仓取暖。
别放散装食物
以免鼠类入侵
车辆通风口无法完全封闭,如何才能尽可能避免鼠类入侵?维修人员表示:首先,车内不要放置有较强香味的散装食物或者饵料等,避免招惹老鼠沿车内通风系统进入;其次,不要将车辆长时间停放在容易出现老鼠的地方;再次,车辆打火前可先鸣笛,这样如有老鼠会跑出去;最后,在发动机舱内发现老鼠的食物后,不要到洗车处用高压水枪冲,因为这样会将食物残渣冲到发动机舱的其他地方,老鼠还会继续回到车里捡食,并破坏线路。
鼠咬破坏车辆
保险公司不赔
出现鼠类入侵的情况,保险公司是否赔偿?多家保险公司都给出了否定答案。以平安保险公司为例,工作人员就表示,在公司的车险理赔项目中,并没有老鼠进入车辆对内部造成损失理赔的条款,所以不能出险理赔。老鼠咬车也不在车损险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