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4日讯 如今,全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市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看准了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态,想尽办法骗取老年人的钱物。
近日,很多市民向反映,有一批自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人,上门调查居民中50岁以上退休人员的情况,市民对此事表示怀疑。
为此,4月2日,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
市民怀疑民政局登记老人信息是假的
家住龙凤区乙烯某小区的蒋女士说,前一段时间,一名自称是民政局工作人员的男子来敲他们家的门。开门后,蒋女士看到该男子脖子上挂着一个工作牌,手里拿着登记表。
男子说,民政局要统计50岁以上退休老人的信息,希望蒋女士配合。
起初蒋女士没有怀疑,配合这名工作人员填写表格,但当她询问该男子是否认识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时,该男子答不上来。她起了疑心,便没做详细的登记,只写了名字。
让胡路区的张大爷也遇到了同样事情,来人是一名女子,也自称是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要对居民家中老人做登记,需要登记姓名、地址和电话等信息。
记者调查民政局未有此类登记
4月2日,记者联系了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听完记者的描述后说,民政局最近没有做过这样的登记,登记的人应该不是民政局的工作人员。
那么,入户调查一般是什么部门来进行?
随后,记者咨询了社区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一般来说入户调查是由社区居委会或公安机关进行,民政局不会直接去居民家中登记,而是通过社区居委会联系居民或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带领民政局的人去居民家。因为这其中不仅存在上下级的关系,而且民政局并不了解居民具体情况,如果需要入户调查的话,则需要了解居民情况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同进行。
民警提醒欺骗老人手段繁多勿上当
对此,龙凤公安分局的民警表示,这些人冒充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上门登记老年人信息,很有可能是为了向老年人推销各种药品和保健品等做准备。提醒老年人不要轻易上当,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骗子行骗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方式一:免费体检有“猫腻”
骗子打着免费体检的旗号,吸引老年人的目光。往往检查后,老年人身上就有了各种病,他们便会介绍各种保健药品让老年人买。这些保健药品往往不值钱,他们却高价卖给老年人。
民警建议老年人在接受免费服务的时候,一定要向当地工商部门咨询清楚,避免上当受骗。
方式二:投资理财应提防有些骗子看准了老年人想要为子女多攒钱的心理,打起了忽悠老年人投资理财的主意,向老年人推销各种理财产品或者忽悠老年人为新研发的项目进行投资等,有些老年人养老钱都被骗走了。
方式三:上门推销陷阱多有的骗子摸透了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的心理,选择上门推销各种保健品,并称这些保健品能包治百病。
很多老年人独居,或儿女平时工作不在家,他们的警惕性比较低,便会轻信治病一说,最后花大价钱买了一些没用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