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9日讯 清明节期间,全国多个省市发生不同程度火灾。春季天干物燥,火灾进入高发期。近日,大庆网报道了多起火灾事件,其中居民随意放荒是导致火灾的主因,其次便是扔烟头、烧纸祭祀等因素。
据警方统计的火警数量显示,仅3月份,大庆火警数量就达360个,平均每天接到火警求助11.6个。4月7日,记者采访了大庆市公安消防支队宣传科科长邵广宇,请他来详细分析一下火灾类型、特点以及如何防火等。
进入春季
火灾扎堆“爆发”
3月30日20时许,让胡路区远望转盘道,居民烧纸引燃绿化带里的干草。干草燃起一片,浓烟飘到马路上,过往车辆纷纷减速慢行。
据消防队员说,当晚转盘道南北两侧先后两次起火,时间相差不到5分钟,起因都是居民烧纸祭祀。
3月28日9时许,市殡仪馆附近的一块空地着火,过火面积大,附近没有居民区也没有建筑物,不远处有一家单位,情况十分危险。
3月22日13时许,大庆技师学院附近草甸起火,因消防车开不进去,消防队员只好用扫帚灭火,过火面积约2000平方米。
3月份以来,热线接到居民报料火灾电话数十个。对此,龙凤公安分局民警称,进入春季,天干物燥且风大,从报警情况来看,几乎每天都能接到2-3个火警,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居民放荒引起的,有的火场靠近油井,情况十分危险。
4月3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仅3月份,我市的火警数量达到360个。
市公安消防
农村柴草垛火灾占四成
针对进入春节,火灾扎堆“爆发”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大庆市公安消防支队宣传科科长邵广宇。
邵广宇说,开春以来农村火灾发生数量超过城里,农村柴草垛火灾和荒火居多。
据统计,农村柴草垛火灾占40%,荒火占26%。与往年同期相比,火灾数量基本持平。
造成农村柴草垛火灾的原因很多,一是由于村民违规烧荒。农作物秸秆火灾多发主要是由于露天场地遗留火种和电器短路,同时,焚烧秸秆的不良习惯也是引发火灾的主因。
二是由于野外用火和遗留火种。春季气候干燥,风沙较大,野外任何一个微小的火星都可能引发荒火。
三是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人们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行为增多。
此外,春季里大风天气相对较多,如使用明火不慎发生火灾,火借风势,迅速蔓延,从而形成大面积火灾。
柴草垛危害高
易火烧连营要特别注意
邵广宇说,农村柴草垛火灾易蔓延扩大,火星随风到处乱飞,而且农村民房多为土木结构,有着极高的火灾危害性,一旦处置不慎,民房被引燃极易造成连营火灾。
为更好地预防春季火灾,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春季天气干燥风大,是火灾高发期,应特别注意防火,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另外,驾车出行时,车内人员不要随意向窗外扔烟头,尽量将吸过的烟头放在车内烟灰缸中。据以往的火灾原因统计数据,八成是由于未燃尽的烟头。
在市区和农村,部分人为了图方便,存在放火烧荒的现象。农民在农地将杂草、秸秆付之一炬,市区一些市民在草地燃烧垃圾,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大面积火灾。芦苇荡和个人承包的草地要特别注意,不要点火烧荒。
此外,一定要做好露天柴草垛防火工作,不遗留火种。电器时时检查,电线、闸刀开关下,不要堆玉米垛。
在上坟祭扫时也要提高安全用火意识,远离林区、文物古建筑和易燃易爆场所,祭祀结束后应把火种彻底熄灭方可离去,做到文明祭奠。
要正确使用电器,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和线路,不要使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遇到火灾时应沉着、冷静,掌握基本的逃生自救常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要充分利用身边可以灭火的物品进行扑打。逃生时不要贪恋财物,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