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兽之王”缺吃少食陷阱重重
记者在黑龙江省林区调研发现,野生东北虎死亡多与树木采伐、偷猎等人类活动有关,“百兽之王”多年来面临食物短缺、捕猎陷阱、孤岛状分布等状况,生存环境十分艰险。
驱车在黑龙江省东部独木河林场、五林洞林场、奇源林场等深山区,会发现沿途很难见到粗壮大树,多为细小的白桦等。在冬季,林中四周500米外的情况都能看到,老虎难有藏身之地。林场职工说,因为这些年采伐量大,林子已经不像样了,不少林场树木采伐量虽然逐年缩减,但森林生态已严重恶化,每年两三个月的采伐活动对林中野生动物也会造成影响。
伐木导致林中动物种群减少,野生东北虎爱吃的马鹿和野猪等大型有蹄类动物短缺。“成年野生东北虎每周要捕食相当于一个大型有蹄类猎物的等值食物量。即使在我国有蹄类动物相对丰富的地区,马鹿和野猪的总密度仅为俄罗斯东北虎分布区的75%左右,老虎食物缺乏。”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说。
林区人员反映,偷猎者布设的捕猎套制作简单、位置隐蔽不容易发现,是野生东北虎安全的一大威胁。据介绍,每年冬季雪后都会有偷猎者下套、下药,捕猎野猪、袍子、鹿等,直接导致老虎食物不足,也易误伤老虎。一位在林子里散养野猪的林场职工告诉记者,他有时上山巡逻一趟能清理回一麻袋铁丝,“有些套子不是单个的,而是连环套,让动物根本逃不掉。”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林区人口村庄也比较密集,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破碎化的威胁不断加剧,产生了“孤岛”效应。姜广顺说:“一只雌虎一般需要400平方公里面积来捕猎,如果捕猎范围内被人类分割成一个个‘孤岛’,不仅会影响老虎捕食,压缩它们的捕猎范围,更严重的是让老虎种群之间的交流变得更难,非常不利于恢复老虎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