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4月15日讯 昨天,面对室外温暖的天气,市民刘英大妈却只能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孙子在屋里“转磨磨”。因为随着气温升高,大街小巷刮起了杨絮,前几天外出时,刘大妈给孙子围上两层纱巾,回家后孩子的脖子上还是起了一片红疙瘩,吓得刘大妈再不敢带孩子外出。从11日开始,每天一早,市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诊室门外就排满了因花粉过敏前来就诊的小患者。
该科主任宋瑜欣介绍,由花粉或杨絮导致的皮肤和呼吸系统过敏统称为花粉症。以往花粉症多在4月下旬出现,今年由于春季气温较高,目前市儿童医院每天接待各类花粉症患者七八十例,患病高峰比往年提早半个月。
提前出现的杨絮也给环卫工人带来不小的麻烦,负责进乡街路面清洁的环卫工人杨丹丹告诉记者,现在杨絮满地跑,他们追着扫。每天垃圾清扫量由以往的三车增加到七八车。在道里区斯大林公园内,园林科负责人介绍,由于气温升高,风力较大,为抑制杨絮飞舞,公园洒水作业已由早中晚三次改为白天不间断地进行。
据东北林大植物系教授聂绍荃介绍,“四月飞絮飘满天”现象在哈尔滨并不常见,只是今年3月我市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值,才使杨絮飞舞提前发生。聂教授说,杨树飞絮,是其生长的自然特性,借此传播种子。近年来,我市种植杨树时多选用雄性杨树,杨絮也多以连皮带籽的雄絮为主,棉状雌絮已经很少。
据了解,杨树飞絮一般持续半个月左右,往年出絮时期多有降雨。最近我市降雨较少,使飞絮格外显眼。预计4月20日前后,我市将有一场降雨,届时花粉症发病量也会明显减少。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