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6日讯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权威机构评出了“百姓十大民生热词”,食品安全再登榜首。在食品安全中,“放心肉”是热中之热。老百姓怎样才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肉叫人放心吗?一头猪经过多少关卡才能“踏”出屠宰厂大门,被送进市场走上市民餐桌?近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实地考察,目睹了一头猪从进厂、屠宰、检验、检疫、盖章、分割、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
检疫
门“难进”事“难办”
4月11日10时,在哈市呼兰区利民开发区某实业有限公司大门口,大大小小的车辆排着长龙,个个都是“二层楼”,笼子里挤满了待宰的生猪,虽然是养殖户送猪上门来了,可是要想进这个门槛,手续相当繁琐。厂门口站着一位白帽、白大褂、白靴子的“大块头”男子,正在吆喝着。这位便是呼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兽医官、驻该公司检疫组组长孙世民。
孙世民说,他们代表当地政府驻厂依法行使监管检疫职能,共7人,现正在实施每次检疫四大步骤的第一步——查证验物,主要对每头猪的“身份证”免疫耳标进行查证,上面有二维码,记载着每头猪的相关信息,如产地、健康状况等。对猪严检不说,对来送猪的人还要做详细记录,畜主、承运车牌号、来源地,都一一核检并签字确认。
记者记下了一头猪的“耳标”信息,这头猪的“来源地”为呼兰区许堡乡,“主人”是张振亮。张振亮告诉记者,这次他卖到这里37头猪。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要四个半月到五个月时间。免疫,打10多次防疫针;喂养,饲料都由正规厂家生产且相关部门认证,不能用违禁饲料;用药,必须有GMP认证才能购买。猪圈隔几天就要消毒。
不仅如此,被送到屠宰厂的生猪还要“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屠宰检疫待宰记录、屠宰厂快速检测纸条使用记录、生猪入厂检疫记录表等,票据填写齐全,检疫人员再一次逐头进行肉眼检查,判断是否具有外观病态表现,如这些环节无误后,生猪才被拉入待宰圈。
记者看到,收发室里的登记簿是厚厚的几个大本子。上面详细记录着进厂生猪及畜主的情况。光凭这点,初步就给人一个“良好”印象。
生猪进厂前,还要逐一进行消毒。夏天用高压水枪及喷雾消毒,冬天以白灰为主。厂大门口,一个巨大宣传板,格外醒目。“凡含有瘦肉精的一律拒收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门内大墙上写着“注水生猪、疫死生猪一律拒收。”“严厉打击制造贩卖使用瘦肉精违法犯罪分子”,进厂前,许多丑话说在了前头。
检验员检测“旋毛虫”
挨个“端详”分步复检
对猪来说,进了屠宰厂就是进了“鬼门关”,这成百上千头的应该一股脑统统赶进车间“咔咔”挨刀去了。但严格的检验程序,否定了记者的臆测。
该公司的屠宰方式同样是流水线作业,与传统小刀手的杀猪相比,要“猪性化”很多。就说待宰的猪吧,送到屠宰厂后要“静养”8到12个小时,在这期间,要给猪放轻音乐,使其放松,这样猪不会在极度恐惧中被宰杀,据说身体不会产生毒素。
期间,驻厂官方兽医要对每头猪进行“听、看、摸”和测试体温,在静养过程中,还要从“千猪一面”中尽力去发现“可疑分子”。如有打蔫的、闹得凶的,都需要进“单间”即“隔离圈”进行观察,如确属因长途颠簸拥挤等外力造成伤害的,可以适时解禁。若有病情疫情的,不仅登记备案及时上报,走完手续后“问题猪”就要被送到“化制间”也就是“高温处置炉”内,进行无害化销毁。销毁造成损失的,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将依法给予畜户一定补贴。
该公司收发室与一般收发室不同,门前堆了一大堆盛着猪尿液散发刺鼻味道的矿泉水瓶子,“难闻你也别嫌弃,一会出来我告诉你这是咋回事。”老孙乐呵呵地说。进屋后便知,这是“宰前验尿”这一环节的“副产品”。主要是进厂前检验门口大牌子第一条“瘦肉精”的。收发室里放着大量的专用试纸,门口堆放的“尿检瓶”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到10时25分为止,经过进厂检验的生猪已达800头,这一环节还没有发现异情。”老孙的声音洪亮而自信。“瘦肉精对人体有害,专业运动员服进一点就是兴奋剂。有些问题可能出现在饲料环节,所以我们这关必须卡严喽。”老孙又强调了一番。
宰前一系列检验程序完毕,厂方人员递给老孙一份“动物检疫申请单”,随后老孙在“动物检疫受理单”上写下了“准许进行屠宰”字样。这位原呼兰县篮球队的组织后卫在这一环节“防守”比较到位。
检疫合格的猪肉被盖上“滚花印章”
多层检疫 步步“惊心”
换上全套密封帽子、白大褂、长筒胶靴,洗30秒钟手,又反复浸泡消毒液后,踩过消毒池,记者被允许走进屠宰车间。流水线最前面一道程序是一个低压高频电麻机,圈中的猪一头头被赶进通道式电麻机,麻醉后被送到台上进行宰杀,这样猪就没有过多痛苦了。经过宰杀的猪顺着流水线移动,之后电动烫毛,进入打毛机几秒钟后,白花花赤条条的白条猪就现身了。
屠宰流水线上,一头头猪在传送带上走着,200多名员工在线上不停地“检验”、“开片”、“分割”,接下来便进入了最为繁琐细致的检验检疫步骤。
首先是头部检测,猪头齐刷刷被摆在箱子里,工作人员逐个检验。其中重点检验的一项便是腭下咬肌,该部位是旋毛虫检验最为准确有效的地方。其次是胴体检验。工作人员对每头猪护心肉位置的左右横膈肌采两块肉样逐一进行物理性检验。一般的靠肉眼观察切片即可,个别部分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测。
雾气腾腾的车间里隔出了一个“小单间”,门前挂着“旋毛虫检验室”牌子。两名女白大褂正从铁盘子里挨个取出样品放显微镜下逐一查验。“旋毛虫是一种寄生虫,食入人体内轻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重者可在体内寄生并侵延到各器官,会引发重病。所以我们得看仔细,而且每头猪都要检。”检验员董丽丽一边忙碌一边说。
繁忙车间的一角,两名年轻的女检验员正摆弄着一大堆像皮球样的东西,一问才知道她们正在通过“编号猪”的每个猪膀胱中取出尿样,检测瘦肉精。按规定,厂方对瘦肉精抽检率在10%,要求头头过关。
30岁的姜良艳和32岁的左金秋,是专做宰后瘦肉精检测的检验员,天天接触猪尿已有三四年时间。一开始不太适应,闻到这股异味就恶心呕吐,甚至回家后鼻子里还觉得都是猪臊味。现在习惯了,就闻不出来了。
在屠宰车间,官方兽医还对现场屠宰的生猪做动物检疫现场记录,当天屠宰生猪的数量、检疫胴体、内脏、旋毛虫等项目是否合格。如有不合格项目,立即就地送“化制间”做无害化处理。
进专卖店还需要这些手续
滚花印章合格出厂
经过宰杀的猪顺着流水线继续前进,去蹄、去内脏……一个刀法好的工人只需四五秒钟就能让一套完整的“心肝肺灯笼挂”落入指定位置。之后分割、整修。在分割间,工人们正在对“肥肉”进行去污去皮处理。
该实业公司副总秦福成介绍,肉类行业看似简单,实际内在技术含量很高,如屠宰技术、经营理念、人才问题等。目前一头猪细化分割能做出100多个单品,以前粗加工只有五六十种。
说到细化肉制品,不仅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有需求。如一个腰盘就分为上五花、下五花、中方肉、带皮、不带皮五花以及精三线等。而“三线”就是去皮去油脂剩下的三层,切薄片涮火锅或做烧烤非常好吃。这种高技术化的细分,提高了附加值,增强了竞争力。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将分割好的“白条猪”送入0到4摄氏度的冷库。而能够体现放心肉的关键是猪身上的“检验检疫章”的加盖。记者进入冷库时,一名“官方兽医”正在给猪胴体上加盖“动检验讫”的蓝色滚花印章。他说,滚花印章上刻有猪肉的检疫日期、戳号和代表具体屠宰厂的编号。同时还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A省外或产品B省内)。如果该产品出省外,需要与产品A同行的还有“牲畜口蹄疫非疫区证明”。剩下的环节,检疫部门还要将“屠宰检疫检验结果记录”存档备案。
被盖上合格检验检疫章的“猪肉”到这个环节,还不能顺利出厂。厂方需开具由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所印制颁发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票据,并且每头猪都要出具,一份厂方存档,另一份随每头猪“走”。
记者跟踪的“标号猪”,也进入了冷库。在两拌猪肉上,又分别写上了“c”和“b”字样。之后,在冷库进行10到12小时排酸处理。冷排酸就是在低温下除掉胴体吸附的细菌,使肉变得柔软,细嫩鲜美;另一方面,肉的PH值有所下降,显示一定的酸度,在冷却温度的作用下,可有效抑制肉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障食用安全。
严管严查 制度保障
看过了宰前、宰后以及屠宰期间各大检验检疫步骤和各个小环节,面对着 该公司老总,及特意赶过来的哈市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所长陈方晖及呼兰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邹国顺等人那份自信的感觉,记者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大舒服的问题:一路实地探访下来,整个屠宰环节看上去很规范,各项制度执行基本到位,但是不是能坚持每天都这样?驻厂人员在企业呆久了,又能不能将“猫和老鼠”处成了“哥俩好”?
邹国顺副局长说,畜牧兽医部门是为百姓食品把关的,责任重大。为避免检验检疫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被“人情”因素干扰,他们每年轮岗一次。另外,哈市区级畜牧兽医部门还要定期到屠宰企业进行检查。从屠宰这块,畜牧兽医部门派驻首席兽医官,一般3人,大中型一点5到7人,发现有问题绝对不能进厂。对于检疫人员管理上,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政治、理论道德素养。
陈方晖所长表示,对于生猪屠宰行业监管,是属地化管理,一年要对辖区八区十县进行三四轮巡查,对其二层监管。一是公职人员的检疫行为,票证管理、无害化处理记录等情况。二是企业监管,如自检瘦肉精、运输车辆有无产地证明等。同时还到市场商超对产品进行“查证验物”检查。
这时,老孙要去办公室为记者取“八种票据”小样,而他的办公室就是专门存放“滚花印章”的,只有他一人有钥匙。对于此章的管理,他说了句给力的话:“滚花印章就是警察手里的枪,谁也不敢私自乱用啊。”
记者标号的猪肉
放心猪肉吃着放心
标有“c”和“b”记号的“猪”哪去了?12日早6时,记者跟随装有“标号猪肉”的 该实业公司冷冻车来到哈市道外区大水晶街38号——哈尔滨 该002直营店。这里热闹非凡,前来取肉的餐饮企业已经等候多时。
小店不足20平方米,里面干净整洁,柜台上和冷藏柜内都已经摆放好新鲜肉制品。骨里香饭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在这买肉,不仅肉价便宜,更重要的是肉放多久也不会出水。附近市民郭先生听说有记者专门跟踪标号的“合格猪”在此销售,丝毫没犹豫就把后鞧肉和排骨买走了一部分,“遇上了记者跟踪的放心肉,买着确实放心。”
该公司销售副总经理李岩介绍, 该是哈市生猪屠宰业中唯一有直营店的企业,目前有直营店3家,加盟店30多家。直营店无中间环节,价格低廉,肉质安全有保障。直营店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能够保证每天卖新鲜肉,对于卖不完的猪肉,必须返回工厂做冻品再加工处理。
至此,记者用了22个小时,对一头猪从屠宰厂的大门口一直跟踪到市民将它们买走。
销售
如何辨别 “放心肉”
购买鲜猪肉要注意“认证认章”。目前市场上的猪肉都应盖有“动检验讫”印章。合格猪肉在市场销售,必须凭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填发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新鲜猪肉的表面都有一层微干的外膜,呈淡红色,有光泽,切断面稍湿,不粘手,肉汁透明,气味正常;变质猪肉的表面外膜极度干燥或粘手,呈灰色或淡绿色,肉汁混浊严重,无论是表面还是深层均有腐臭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