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第一缕霞光照在哈尔滨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仔细抚摸着洁净的墓碑,似乎冰冷的墓碑已经有了生命的温度。
哈尔滨日报4月17日讯 烈士陵园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清明节期间,前来祭扫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节后,陵园又恢复了平静。此时,陪伴着烈士灵魂的只有这位老人。24小时的陪伴,365天的逡巡,20年如一日的坚守。20年,老人每天都与长眠在这里的烈士对话,已经成了烈士陵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老人名叫庞贵龙,79岁,是烈士陵园的守陵人。20年前,庞大爷在毗邻烈士陵园的一家公司打工,一有时间,就到陵园里转转。他被陵园的气息所感染,主动打扫烈士陵园的卫生。天长日久,他的举动被烈士陵园的员工们看在眼里。一年后,庞大爷辞工回了老家。陵园领导得知后,千方百计找到家住巴彦县丰乐乡的庞大爷,动员他到烈士陵园工作。大爷听后,满口应了下来,这一守就是20年!老伴拗不过大爷,也陪着他一同坚守。老两口为烈士打扫陵园,擦拭墓碑,闻着墓区沁人心脾的花草芳香,心底有种说不出来的神圣。
步入陵园,旗杆下面雕塑着钢枪、头盔和鲜花的无名烈士墓,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庞大爷每天清洁工作的第一站,他习惯性地来到无名烈士墓浮雕墙,抚摸着花岗岩的墙壁,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转过墙角,是朱瑞将军墓,还有存放东北抗日联军将领陈翰章、汪亚臣遗首的两座汉白玉墓室。2013年,陈翰章烈士遗首回归故里,庞大爷含泪相送,觉得像是自己的亲人远行了。朱瑞将军墓的后侧是烈士灵堂,那里安放着苏宁等百余位烈士的骨灰盒,大爷每天都要巡视几遍,否则觉都睡不踏实。一楼的烈士事迹陈列馆里,陈列着朱瑞将军和其他烈士的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等。每天巡视的时间,就是大爷熟悉烈士的时刻。每一件遗物、每一位烈士的事迹,他都如数家珍。
庞大爷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常来看看烈士。他说,多学习学习烈士们的事迹,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宁静……

用手抚摸着无名烈士墓浮雕墙,国歌在他脑海里回荡。

无名烈士墓碑是他每天打扫的第一站。

每到清明节他都带鲜花来祭奠陈翰章烈士。

每位烈士都是他的牵挂。

他边巡视边学习。

每天夜里他都要巡视一遍展馆。

烈士的精神每天都在影响着他。

每位烈士的事迹他都如数家珍。

看到模拟战斗场景,老人对烈士更加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