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4月17日讯双鸭山市尖山区二马路学府小区里,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个失去双腿的女人艰难地挪动着身下的木板,吆喝叫卖自己精心织就的十字绣,她就是学府小学居民王秀芳。面对失去双腿的无奈,面对生活的压力,王秀芳并没有倒下,她想为17岁的女儿筹集更多的学费,让女儿得到更好的教育。
得让孩子看到希望
7岁时,一场事故夺去了王秀芳的双腿。“当时是和一些伙伴一起玩,看到一辆火车驶了过来,根本来不及躲。我可能是吓傻了,身上就和过电一样,没知觉了。”谈起失去双腿时的情景,王秀芳已经很平淡。那年,她还想不到失去双腿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从医院里回来,做家具的哥哥随意扔弃的两块旧木板,从此成了她的代步工具。
因为失去了双腿,王秀芳也失去了很多东西。从小到大,她没有上过学,邻居的伙伴每天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样子,在王秀芳童年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经人介绍,王秀芳邂逅了自己的爱情,与患有小儿麻痹的丈夫结了婚,并很快就有了可爱的女儿。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算安顿。但让王秀芳想不到的是,在女儿7岁时,丈夫突然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他天天在外面修鞋,虽然每天拿回钱不多,但日子总能过得去呀!”谈起这次婚变,王秀芳很是纠结:“去年过年时他偷着回来看了孩子,也没回家。”
王秀芳生活再次陷入困顿。残酷的生活中,女儿是她的支撑:“从她爸爸离家出走之后,女儿就成了我的主心骨。那么小,她就开始帮我做家务,给我打洗脸水,帮我倒水,一起出去时帮我拎东西……”王秀芳说:“有一天孩子问我,家里啥时能过上好日子,我说你长大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她就问我啥时候长大,我随口就说过年放炮的时候,没想到她就记住了。孩子9岁过年的时候,哭着过来,我还以为她被人欺负了,没想到她说‘过年放炮了,我怎么还没有长大啊?’ ”
孩子的这句话,让王秀芳突然醒悟:“不能这样混下去,得让孩子看到希望!”
双手“走”过长长上班路
当时王秀芳家在岭东住。为了安排残疾人就业,街道办开了一个手套厂。王秀芳知道后,连夜找委主任报了名。但到了上班时才知道,这个厂离她家至少2.5公里路。“没有直达车,有也舍不得钱买票。‘走’过去就是了。”从那天开始,王秀芳家通往手套厂的路上,每天早晚都会看见王秀芳坐在两块小木板上,一尺一尺地艰难丈量生活的艰辛。
在手套厂,王秀芳工作最认真,最努力。别人三天的活,她两天就能干完;下班后别人都走了,她还在机器旁拼命……街道办主任看她这样辛苦,心疼她:“早点回家,不然天太晚了,道上有车看不清万一碰着你,那你家就全完了。”
即使王秀芳不怕吃苦,这份工作也没从事多久。不到两个月,手套厂就停产了。
为女儿筹学费卖十字绣
转眼间,女儿上了初中。女儿的同学们纷纷参加特长班。而对于王秀芳来说,女儿学特长的学费成了她无法跨越的天堑。早在手套厂停产后,母女俩的生活就只能靠每月的低保金来维持。逢年过节时,亲戚们送来些年货,就算改善生活了。
看着女儿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一天天下滑,王秀芳着急上火了。在别人的介绍下,她交了200元抵押金,接了一个公司绣鞋垫的活。这个活报酬低,熟练工人每两天能绣一双,工资5块钱。王秀芳却非常满意:“多少会有些收入,总算不用在家里干着急了。”让她没想到的是,起早贪黑绣出来的鞋垫,公司验收人员看都不看,直接就说不合格。这时,王秀芳才知道是碰到骗子了。“生活怎么就么难?为什么他们连我这样一样没有腿的人都忍心骗?”看着自己费尽心血,绣出的绣工精美的鞋垫,王秀芳欲哭无泪。
好心的邻居看到了王秀芳绣的鞋垫,给她出主意:你绣工这么好,买点十字绣在家绣呗,在家也有个收入。王秀芳听从了邻居的建议,买回了几幅十字绣。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大幅“花开富贵”成功绣出。而这时,十字绣已经过了市场热潮,半年多的努力,又成了压箱底的“财富”。
看到母亲这样努力,王秀芳的女儿非常心疼。她告诉母亲,她不想再继续上学了,初中毕业后,就找工作打工。“孩子身高1.7米,长得也不得差,以前一直想考空姐,但我挣不来那些学费呀!”看着懂事的女儿,王秀芳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现在,王秀芳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家附近有一个固定修鞋的场所。在丈夫离家出走之前,王秀芳跟丈夫学会了修鞋的手艺,但在家里营业,客流量少,有时两三天也没有一个活。“我这一辈子太苦了,就希望孩子以后能过得好一点。要是在道边能有个小屋子给别人修修鞋,就能多些收入,不光生活能好些,没准孩子也能多上几天学,以后的生活就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