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17日讯 在黑河市爱辉区的26座森防瞭望塔中,有18个属于“夫妻档”。他们耐得住寒冷寂寞,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莽莽大山深处,默默守护着那无边绿色——
初春的4月12日,深山里有一部分冰雪还没有融化。驱车120公里,记者来到了黑河市爱辉区海拔最高的七二七林场大黑山森防瞭望塔。那里常年驻守着一对“夫妻哨”。25年来,史贵玲、曹桂兰夫妻俩与深山为伴,以瞭望塔为家,守护着大黑山区域4.6万公顷的森林。
认真瞭望。

大山里的日子,虽然寂寥却很充实。

加固设施。
瞭望员史贵玲41岁,有一张常年风吹日晒的黑红脸庞,是七二七林场的老职工,16岁就驻守在这种塔台上,至今已有25个年头。老史的妻子曹桂兰担心他常年一人风餐露宿没人照顾,2003年她毅然放弃了城里的工作,陪丈夫当起了瞭望员,这一干就是11个年头。在每年长达半年之久的防火期,夫妇俩每天的工作就是爬上26米高的瞭望塔,通过望远镜、无线微波远程监控系统不间断监测半径60—90公里的森林,随时汇报观察区的情况并做好记录,确保火情火警能够及时发现。曾有几次,正是由于他们发现及时,处置得当,以最短的时间成功扑灭了山火。25年来,夫妻俩共发现重大火险隐患40余起,参与扑救10余次,为全区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
趁积雪没有化完,收集一些备用。

曹桂兰在丈夫帮助下已学会通讯设施维护。

夫妻俩在营地附近巡视。
开始时,由于交通不便,没有水源,粮食蔬菜、饮用水每周都要到最近的四道沟村补给,往返一次走10公里花费2小时。妻子上山前就将孩子托付给婆婆,现在已经13岁了,和父母聚少离多。“这些年陪老史当瞭望员我不后悔,就是对孩子亏欠的太多”,曹桂兰边擦拭泪水边对记者说。寒来暑往,寂寞和孤独如影随形,有时连劈柴、做饭都成为一种乐趣,两人抢着干。防火期结束后,夫妻俩还要承担管护林区职责,待山野菜长成时,通常是妻子值班,史贵玲外出采摘。秋天,榛子、猴头和各种蘑菇也成了他们的一份收获,虽然不多却乐在其中,餐桌也因此丰富起来。
2012年,爱辉区政府拿出3万元在塔下新建了保温彩钢房,借助大黑山龙源风电项目打通了去往瞭望塔的路,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女儿趁放假,来山上看望父母。

爱辉区防火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夫妻俩送来生活用品。
据了解,目前黑河市爱辉区一共有26座森林防火瞭望塔,有18座像老史夫妇这样的“夫妻档”。正是他们用默默的付出,守望着莽莽大山,呵护着那无边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