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现场
搜 索
“红灯记”劝阻“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的人多数都听劝
2014-04-21 09:28:2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姜婷婷 左靓 白林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请你等一下,再过马路。

  东北网4月21日讯  20日,哈尔滨特斯拉英语学校的4名老师、10名高中学生走上街头,参加“红灯记”活动,劝阻“中国式过马路”,为市民安全、文明出行尽一份力。

两位老奶奶相互搀扶闯红灯。

  在帮人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成长了

  7时15分,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与透笼街交叉口,17岁的高二学生李咏祖参加了“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活动。虽然以前他曾参加过义工活动,但当街劝阻行人闯红灯还是第一次。

  活动之初,李咏祖稍显腼腆,并不好意思上前劝阻行人闯红灯。当看到有一家长带着刚会跑的女儿闯红灯过马路时,他立即走上前去劝阻,并告知女孩家长,只有家长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听完李咏祖的劝导,这位家长又带女儿退回人行道上,连声对李咏祖表示感谢。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站岗”,李咏祖变了,已经从腼腆到主动上前劝阻。他说:“参加这次‘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活动,我才发现还有人闯红灯。站岗中劝阻了一些人,大部分都听劝。这对我来说,也是一堂社会实践课。在帮人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成长了。”

鞠一躬,劝阻行人别闯红灯。

  鞠躬劝导总会感染人

  在劝阻“中国式过马路”的过程中,王博涵劝导方式与其他人不一样。看到有行人闯红灯,他并没有上前伸手阻拦,而是走上前去对着闯红灯的行人鞠了一躬,说:“您好,请遵守交通规则。”

  看到王博涵的鞠躬及劝导,闯红灯的行人多数能退回到人行道上,但也有少数不听劝导横穿马路。王博涵说:“如果要劝阻‘中国式过马路’,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行人。我觉得对横穿马路的人鞠躬,比伸手阻拦更容易劝导他们。”

  戴耳机的行人大多不听劝

  任勇是特斯拉英语学校的老师,他在劝阻横穿马路的行人时发现,其中戴耳机的、结伴而行的大多不听劝。任勇说:“看见有人闯红灯,我上前劝阻。虽然他们带着耳机,但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看,能感觉到他们能听见我说话,只不过装作听不见。”

  7时30分,任勇看到信号灯变成了红色,但有两名结伴而行的女士仍然横穿马路。他走上前去劝阻,但她俩并没有听劝,直接闯红灯过马路。任勇说:“我注意了一下,半个小时左右,戴耳机的和结伴儿走的,基本上都装听不见,而自己一个人走的,往往听劝,不闯红灯。”

  刚说完下次注意就闯红灯

  7时50分,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和花园街交口处。红灯亮了,两位老奶奶相互搀扶着还往前走,魏可意同学看见后立即上前劝阻“奶奶,红灯亮了。这时过马路太危险了。”其中一位老奶奶看了一眼信号灯说“下次我注意”,然后继续闯红灯过马路。

  站在另一边的周星彤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说:“我劝阻的时候,行人一边点头一边闯红灯。”

  看见一个行人闯红灯大伙跟着闯

  “妈妈,我们等会走吧”

  8时15分,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与红军街交叉口的信号灯变红灯了,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士带着孩子一路小跑冲向马路,因为孩子的步伐较慢,这位女士还用力的拖拽着孩子。可是跑到路中央时却被车辆阻隔。夏伟丽老师对红衣女士喊:“别跑了,危险!”可是那位女士似乎没听见一样,见到缝隙就跑,而孩子在后面却紧紧拉着手说“妈妈,等会走吧,阿姨说危险。”

  夏伟丽说:“参加晨报组织的‘红灯记’活动,劝阻“中国式过马路”的活动很有教育意义。好多的危险都是在我们脚下发生的,希望更多的人参加这样的活动,站在劝阻者的角度,看待闯红灯带来的危害。”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等一会再走!”王文妤同学正在劝说闯红灯的行人,可是刚回头却看见一对情侣头也不回的走向路中央。王文妤喊着:“红灯!注意安全。”然而,这对情侣却说“赶时间!赶时间!”这时,路边的几名行人也不等绿灯了,跟着这对情侣一起闯红灯。

  王文妤说:“我宁愿多等几秒钟……因为生命比时间更重要。有些行人从众心理太强,有一个人闯红灯,后面就会有人跟随。”

红灯亮了,清遵守交通规则。

责任编辑:李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