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1日讯 (记者 魏义松) 21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提请审议。
报告从实施进展情况、影响规划实施的主要问题、对策措施,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会议现场。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报告中说,《纲要》提出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5个方面30项指标,从指标完成情况看:25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占指标总数的83.3%;5项指标完成不理想,占指标总数的16.7%。三年来,我省上下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综合产能问题提高,粮食生产实现新跨越,畜牧业发展保持稳定,农业服务体系实现新提升,农业产业化实现新进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工业结构得到优化,传统优势产业稳步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壮大,煤化石化产业稳步发展,矿产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947.9亿元,年均增长11.9%。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布局趋于合理、结构得到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提高。全面深入实施《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对俄为重点的对外经贸科技合作不断深化。人才结构逐步优化,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等各项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参加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报告指出,规划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存在不确定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体制机制还需创新。
报告中说,“十二五”后两年,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以全面实施“五大规划”为中心工作,以推动“十大重点产业”发展为有力抓手,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