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首季实现城镇新就业近3万人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2014-04-23 10:16:03 来源:齐齐哈尔新闻网  作者:葛福臻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3日讯 面对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大的压力,齐市劳动就业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持了就业局势平稳。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城镇新就业29321人。

  从年初开始,就业部门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大龄失业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就业特点和要求,着力在就业的生成机制、稳定机制和托底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切实提升了就业的基础和质量。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措施:

  ——抓好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建设。对人才市场进行改造升级,设立13个服务窗口,将所有涉及高校毕生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整合一处,实现高校毕业生从毕业到就业环节无缝对接。在人力资源市场内,增设农民工服务窗口,对农民工开展从进城务工到退休审批的无障碍服务。同时,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置窗口,将原来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实现“一站式”审批。1-3月份,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74场,参会企业户数2458户,提供用工岗位29379个,意向成功人数14377人次,通过市场招聘会农民工达成就业的1.09万人。输出农村劳动力4.33万人。

  ——抓好城乡有形和无形两个市场建设。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现有的电子网络,建立齐齐哈尔市公共就业(人才)数据库,保证用工信息畅通。同时,对市区所有179个社区平台都安装宽带,做到了100%互联互通,给中心城区80个社区配备了285台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以及触摸屏、LED显示屏、二代身份证阅读器等现代化的服务设备。及时利用市人社局网站,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的信息平台滚动发布相关信息,开通12333政策咨询服务中心热线电话,还把社会保障卡作为政府服务群众的有机载体,目前,我市已累计采集社保卡信息数据127万条。

  ——在提高就业率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培训有效性。依托两个技师学院和现有培训机构,重点对2.2万名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接产业园区重点开工企业,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对富余农村劳动力进行创业培训。同时,突出抓好培训资源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农民工培训,此外,还准备在职业教育机构整合后,对现有培训机构重新进行整合。

  ——抓好城乡一体的创业保障支撑体系建设。在城市,建立电商培训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网店载体三位一体的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对进入该基地的高校毕业生等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认定等优惠政策扶持。在县乡,围绕养殖和销售,力争全市建设30个畜牧养殖和农产品销售孵化基地。目前,依托农村养殖和销售合作社等,30个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创业孵化基已初具规模,已吸纳417户青年农民初创的涉农实体进入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同时,创建就业创业项目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范围,重点向大学生和农村养销大户两类群体倾斜,从创业项目选定、创业服务指导和创业启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且为家服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小额贷款、技能培训等相关支持,带动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

  ——抓好就业托底机制建设。开展“零就业家庭”实名制登记,对“零就业家庭”进行审核认定,逐户建立帮扶台账,并及时调整更新。对认定为“零就业家庭”的,提供个性化服务,对提高技能无望、竞争就业能力差等特别弱势的人员,以及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在其登记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开展三次以上免费职业介绍服务,提供五个以上适合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工作岗位,仍不能就业的,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其进行托底安置。1—3月份,消除零就业家庭146户,安置零就业家庭困难人员就业150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困难大学生家庭以及需要社会安置的困难家庭周动态为零的目标。

  ——多措并举优化用工生态环境。形成劳动合同签订、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资保障金收缴、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促进稳定就业。对在我市城镇居住,具有外省户籍或农村户籍从事个体劳动或灵活就业人员打开了政策的壁垒,凡是属于城镇劳动年龄内的,凭公安部门发放的暂住证或凭县(市)、区就业部门出具的城镇灵活就业证明,均可参加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缴费时间从参保之月算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满15年,可以享受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目前,已纳入农村户籍从事个体劳动或灵活就业人员52841人。

  有效的措施必然带来好的效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32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6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7%,就业形势平稳。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