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4月25日讯 深学、细照、笃行——市委群教办、市直机关工委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入开展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要办好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以来,我市市直机关97个部门单位以焦裕禄精神为镜,照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学习查摆,深入剖析整改,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鲜明、具体、生动地转化为“为群众办好事要办好”的实际行动。
服务上门,践行“为民”宗旨带来实在变化
过去,在家坐等被动服务;现在,贴近需求主动“上门”,这一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转变的背后,是市发改委强化“为民宗旨”服务理念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提供预约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代办服务、网络在线服务、微博和手机短信服务……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市发改委推出多种服务方式,并专门制定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及流程图,在政府门户网站、办事大厅窗口公布,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一目了然,减少了群众办事中往返奔波之苦。
主动登门,现场服务,如今已在市直机关各单位渐成风尚。市工信委现场办公,帮助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〇三研究所广瀚产业园解决项目建设中电力工程价格偏高问题;在小锅炉并网改造这一民生项目中,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深入施工现场,加快评审速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将工程造价从6.4亿元降到3.2亿元。
延伸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市直机关单位向“实”处谋事着力,拓展领域,延伸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近日,市人社局先后出台多项惠民医疗保险政策——提高肝肾移植群体医疗待遇水平,将13类52种肝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辅助治疗用药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探索新生儿参保模式,实现医保政策全覆盖;在海南省增设多家医院、药店,作为哈市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方便哈市在海南的“候鸟老人”就医用药……这些政策都切实解决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在审批我市大容量公交车更新等政府重点工程和惠民工程项目中,市交通局采取延伸服务办理、集中一次性办理、跟踪随访等多种措施,开辟“绿色审批通道”75次,确保重点工程和惠民工程早日惠民。
迎着群众走,把群众“心事”当成公仆“大事”
把好事办好,首先要学会与群众换位思考,党员干部只有主动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知道群众的“心事”,才能知道自己的工作距离群众期盼和要求有多远。如今在市直机关,“迎着群众走、迎着问题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已蔚然成风。
由于没有产权证,不能提取公积金曾是困扰郊区非城镇人群的一个大问题。市公积金中心经过深入调研后,改变原有提取政策,允许郊区建立公积金制度的非城镇职工群众,凭借相关证明材料提取公积金。新政实施至今,已有26人提取公积金104万元。
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市工信委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路子、新方法,充分发挥委属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帮助国裕数据、交联电力电缆、金山集团等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并通过新型工业化资金、集合票据、加快回款速度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