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哈市香坊区“邻里守望互助社”育出和谐邻里情吴昌林
2014-04-29 10:46:56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杨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理东社区开展关爱老年人医疗互助活动。记者杨锐摄

  哈尔滨日报4月29日讯 虽然距离新学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昨天一大早,香坊区工商联汽车业商会的志愿者就将2000元学费送到困难居民赵丽华手里,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大米、白面等生活用品。看到儿子的学费有了着落,赵丽华满心感激:“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这是摊上好邻居了。”

  赵丽华口中的“好邻居”正是香坊区安乐街道办事处幸福社区成立的“邻里守望互助社”。通过“连心驿站”,用爱心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把距离的优势转化成守望相助的温暖,聚起社会正能量——发自基层的“邻里守望互助”活动让幸福社区成为一个“幸福大家庭”。

  邻里共筑和谐

  今年45岁的赵丽华下肢残疾,离异后独自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艰难度日,平日靠每月300多元的低保金和亲戚的帮助勉强维持生活。前年和去年,两个儿子相继考上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北华大学,每年数千元学杂费让赵丽华愁白了头。

  2013年末,香坊区安乐街道办事处成立了“邻里守望互助社”,联合了60余家爱心组织和爱心企业共同参与互助志愿活动。社区把赵丽华的情况介绍给了爱心企业后,香坊区工商联汽车业商会副会长、华隆汽车配件公司经理刘勇鸿主动来到她家中,当场表示,对刚考上大学的张鹏帅“既包上学又包就业”,每学期为张鹏帅提供2000元学费,直到大学毕业,毕业后还可到自己的企业上班。

  “没有‘邻里守望互助社’,我家哪会有这样的好‘运气’。”赵丽华说,“我也主动要求‘入社’,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但只要社区有需要,我就去帮忙。”

  “我们成立‘邻里守望互助社’的宗旨就是通过‘五爱’、‘五进’,切实关爱‘五种人群’。”安乐街工委副书记杨彦清说。

  “五爱”:即爱心微信群、爱心热线、爱心哨、爱心看护、爱心课桌;“五进”:即家政服务进社区、法律咨询进社区、心理咨询进社区、文体活动进社区、医疗救助进社区;“五种人群”:即残疾人、空巢老人、未成年人、农民工、帮扶对象。

  据了解,安乐街道办事处目前已在包括幸福社区在内的三个社区成立了“邻里守望互助社”。“互助社”通过发连心卡、设连心箱、建连心室、开连心网,搭建“四连心”载体,推进“五爱五进”互助活动,打造出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和谐邻里关系。

  守望汇聚力量

  爱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便凝聚起社会向善的力量。“互助社”成立后,“关爱邻里、守望互助、弱势群体献爱心”的号召通过微信群、连心网等渠道迅速散播出去。香坊区汽车业商会、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哈尔滨学院政法学院、大众出租车公司、黑龙江省现代律师事务所、远大民生医疗器械等60个爱心企业与组织一呼百应,纷纷加入到互助社,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幸福社区“邻里守望互助社”缘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和感召力,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企业和志愿组织呢?

  “如果没有社区当初的不离不弃,我也不会走出困境,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今天所做的就是要将这份爱延续下去。”香坊区天天乐幼儿园园长孙秋惠说。她既是“邻里守望互助社”的积极倡导者,也是积极参与者。

  几年前,孙秋惠下岗,孩子上学、老人有病都需要花钱,现实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街道和社区了解了她的情况后,陆续为她介绍了几份工作,最后又多方筹款,帮她开了一个幼儿园。不到两年时间,孙秋惠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将幼儿园开得有声有色、颇具规模。但她从来没有忘记帮助过自己的社区,更不会忘记身陷困境时的心情。

  今年初,孙秋惠通过“互助社”联系了几名残疾儿童和留守儿童,在放学或假期到她的幼儿园免费辅导功课。“这里就是孩子们爱的家园,我要让温暖和互助在爱的守望中延续。”孙秋惠说。

  安乐街道下辖幸福、理东和绝缘三个社区,共有8269户居民。“守望互助社”成立3个月来,通过建立爱心微信群,已结成帮扶对子97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300次;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和律师,根据居民需求开展服务;志愿者为社区近百名老年人发放“爱心哨”,为10余名残疾人发放轮椅,为2名残疾人子女提供四年大学学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学习辅导,为农民工送棉衣棉鞋,为帮教对象解决生活困难。

  互助让爱升华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邻里守望互助社”的出现让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成为了现实。

  现在,赵丽华的儿子张鹏帅每周末回家都要到社区的“爱心课桌”免费给孩子辅导功课,假期更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到社区空巢老人家里做饭、收拾屋子;打扫庭院、清理小广告、做公益宣传。“如果没有爱心企业捐助学费,我就会和大学失之交臂。现在我没什么可以回馈社会的,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张鹏帅说。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周都到80岁的空巢老人裴淑琴家里帮忙做家务,还教会了老人上网和发微信。“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生机,自己仿佛年轻了好几岁。”裴淑琴说。

  近日,感到“变得年轻”的裴淑琴主动报名当起了互助社里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她利用自己从医数十年积累的经验,给86岁空巢老人朱秀君当“家庭医生”。每周都要上门给朱秀君量血压、测血糖,还用自己的医保卡给朱秀君买药。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的裴淑琴告诉记者:“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很快乐,为别人全身心地付出更幸福。”

  “幸福社区‘邻里守望互助社’为志愿服务开展搭建了一个全新载体,爱心企业和人士通过这个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困难群体,并形成长效机制。”香坊区委书记孙洪庆说,香坊区将把幸福社区“邻里守望互助社”作为创城志愿服务活动的模本,在全区各个社区推广,使这种互助互爱、团结友善的正能量、正风气在香坊区蔚然成风,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