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检察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二)
东北网5月2日讯(记者 陈显春)据了解,拜泉县检察院一直处于齐齐哈尔市检察系统先进行列,平均每年获得的省、市级集体荣誉都在4项左右。“今年4 月17日,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院’荣誉称号,这使我院的荣誉达到了登峰”,拜泉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赵颖说,“我院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听百姓要说的话,做百姓期盼的事,积极查办维护群众利益的案件。”
维护群众利益。
2013年3月,药店经营者江某在明知药品有问题的情况下,低于市场价分六次购入无合法手续的“清喘丸”和“骨湿康丸”,共计300盒,全部销售后非法获赃款3000多元。药品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拜泉县检察院成功公诉此案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树立了良好的检察形象。
护农法律宣传。
据拜泉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赵颖介绍,该院自侦案件办理工作一直处于齐齐哈尔市甚至全省的领先地位,根据拜泉是国家级贫困县、扶贫资金数额较大、重点扶持项目较多的特点,重点查办了扶贫牛资金发放、泥草房改造资金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发放等环节贪污贿赂案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拜泉县检察院快捕快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有毒有害药品食品以及破坏环境资源等严重刑事案件毫不手软,依法维护了民生民利。
检察长宋炳勋参加公诉。
2012年4、5月间,在拜泉县的街头大家谈猪色变,猪肉销量大减,为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百姓吃上放心肉。拜泉县检察院提前介入、快捕快诉,严厉打击了一批此类案件。吴某、佟某、单某等多人低价收购淘汰猪、残猪、病死猪数千余头未经检疫加工销售,从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在办案过程中办案检察官克服案件发案时间跨度大、取证难等诸多困难,从病死猪的来源入手,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期间犯罪嫌疑人多次通过各种关系给办案人员施压,但办案干警顶住了人情的压力和金钱的诱惑,高质量将案件公诉到法院,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拜泉县生态建设驰名中外,现有森林面积12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49万立方米,森林总价值达54亿元,“百万亩人工林”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被喻为“绿色银行”,但一些不法分子采取非法手段低价收购林权、滥砍滥伐从中牟利、偷盗树木获取高额暴利,集体资产遭受严重的损失,影响了该县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反响极大。针对于此,拜泉县检察院把民生领域作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了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检察官在调查林地改稻田案件。
据赵颖介绍,检察院发现这类问题后,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应依法纠正违法转让林权的问题。检察建议得到了拜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开展了纠正违法转让林权,保护人民群众利益,遏制集体资产流失专项工作。检察机关全程参与了此项工作,从制定方案到最后依法拍卖,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共废止无效合同489份,纠正非法转让林带2584条,树木189万棵,挽回经济损失2亿元。
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对农民向国家卖粮实行保护价政策。有些人见有利可图,便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农民售粮指标,然后从粮贩手中低价购粮,再以保护价高价卖出,或将指标直接转手倒卖,从中谋取暴利。此行为严重违反国家的惠农政策,直接侵害农民利益。拜泉县检察院在开展预防工作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深入到乡镇及粮食部门走访调查了解情况,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向拜泉县委进行了汇报。县委对此问题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相关部门会议,进一步规范了粮食指标落实工作的具体要求,因而使倒卖农民粮食指标的违法现象得到了及时的制止,维护了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