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林口县:倾力民生投入 尽显为民情怀
2014-05-03 12:56: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冯春涛 张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3日讯 (冯春涛 记者 张锐) “这12万,可解决了我们家大问题了!”虽说领到医保大病保险已有两个多月,但牡丹江林口县林口镇居民付春依然激动万分。

  去年,付春的老伴生病住院四次,先后花去20万元。医保大病保险为这个不算富裕的家解了燃眉之急。

  2013年,林口县强化医改投入,在全省率先开展大病保险,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上限也分别提高到20万元和13万元,使群众更多、更充分地享受医保政策。

  在林口县,倾力增加医保投入,仅仅是让群众最大限度受益的一个缩影。2013年,林口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04亿元,而县本级民生投入达到2.2亿元。民生投入同比增长30%,发展成果得以更多地惠及群众。

  “兜住底”保基本提升民生保障力

  民维邦本,本固邦宁。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林口县将民生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为老百姓构建起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林口县把就业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强化就业创业培训等多种有效途径,让“饭碗”多起来,努力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地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76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65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52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76元,同比增长16%。

  为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2013年,林口县提高了医疗救助标准和报销比例以及城乡低保标准。据了解,2013年林口县共发放城市低保金5400万元,14054人受益,发放农村低保金1747万元,12793人受益,改造农村危房总数达到5411户,完成20个老旧小区4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民生供给力

  随着林口县综合实力逐年增长,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判断标准也越来越高。对此,林口县加大民生供给力度,满足老百姓“从基本温饱到文化健身、从遮风避雨到宜居环保”的民生需求转变。

  2013年,林口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多条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多个公园完成规划、征收工作。改造重点区域供热管网,安装126个远程供热监控点,投资1338万元,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对自来水厂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城市饮用水水质,投资1678万元解决了43个村屯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林口县还大力增加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投入。全县标准化学校达到16所;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群众期盼8年的全民运动会。

  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民生服务力

  “辛辛苦苦干一年,小偷一夜祸害完。”这句前几年还被林口农民挂在嘴边的无奈感言,如今正迅速成为历史。按照“政府牵头、公安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兼顾”的原则,林口县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在全县城乡安装数千个监控探头,每个村至少安装8个以上,并统一连接至县公安局监控中心。凭借这张“天罗地网”,林口县公安部门有效打击震慑了农村盗窃、纵火等犯罪行为,并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

  林口县公安局坚持警力下沉,高标准建成52个农村警务室和124个警务联系点,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同时,各警务室为群众送上贴心服务。2013年,全县驻村民警共为群众代办身份证3541张,为偏远村屯摩托车驾驶员上门办理驾驶证申领业务3512笔,摩托车落户1147辆。其中,仅代办身份证一项就为群众节省往返路费等费用175万元。

  林口县还建立了增强社区、农村服务功能的“双十志愿服务小队”。目前有27个部门、单位及群团组织参与活动,3200多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参与其中,自发参与服务小队的群众达到500多人。20支多层次、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健康义诊、环卫监督、就业再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20项专业化服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林口县还将深入推进“幸福林口”建设,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