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绥芬河铁路车站调车长赵洪波用无线电台指挥列车动向
2014-05-07 10:01: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杜怀宇 东美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7日讯 5月4日一大早,绥芬河铁路车站运转车间二班调车长赵洪波与记者打了个照面后,便匆匆地换上了防护服。出来时,他腰上系上了安全带,胸前挂上了一部无线通信电台。“如果是晚上,还会多一个手电筒。”赵洪波对记者说。

  赵洪波用无线电台指挥列车动向。

  “我们的工作地点是铁路车站北场,这里是铁路口岸繁忙的换装线,是车流集散和列车解编的基地,一列列货运列车在这里被解体,再根据每个车厢需要到达的车站和方向,重新编组成一列新车,继续奔向全国各地。”赵洪波一边迈着大步一边向记者介绍。赵洪波领取完下发的调车计划单,8时20分,他准时开工。这次的任务是16股道(线路的称谓)挂10车,15股道摘2车,13股道摘3车,14股道挂20车,26股道摘25车。“我们这个工种,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都是在露天地里陪伴列车度过。”

  赵洪波戴上手套,登上调车机车,记者也随他上了列车。虽已进入春天,但仍能感觉到阵阵凉风从身边呼啸而过,赵洪波的目光一直盯着正前方,不时拿起手中的无线电台,指挥着列车的动向。

  因为要赶在货物列车发出前,调整好列车编组顺序,他们每天一个班次,早7时30分到次日早7时30分,往往在室外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2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10时20分,记者跟着赵洪波不停地穿梭在车厢与轨道之间,终于可以休息会儿了。此时的阳光也暖和了不少,赵洪波“邀请”记者坐在铁路边闲聊,“铁路调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每天要负责换装线的取送作业、到达车与出发车的解体和编组、挑车作业等等。辛苦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人身安全。工作在两个轨道之间,稍不注意,就会被车辆刮碰到,发生事故。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过硬的调车基本功和超强的防范能力,是很难工作的。”

  闲聊了10分钟后,赵洪波接到了新的调车计划单,又开始了工作。中午12时许,赵洪波完成了换装线的取送作业,简单地吃过午饭后,紧张而繁忙的调车工作又开始了。赵洪波笑着说,“我们喜欢忙点,除了充实,看着铁路口岸的过货量在不断增长,也是作为绥芬河人的骄傲。”

  12年的调车工作生涯,让赵洪波养成了提前几分钟出场的习惯,用他的话说,白天提前出场困难不大,晚上可就难熬了,特别是数九寒天的冬季,寒风刮过空旷的调车场,将人冻得痛彻骨髓,就算每天早出场一分钟,大风都会在人脸上刻下印记。特别是运量大时,一天要调七八列400多车。

  晚上6时半,作业告一段落,吃过晚饭后,赵洪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待乘室,与其他四位同事进入休息状态,次日凌晨1时继续工作……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