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7日讯 当前,我国正在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中国式养老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我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养老服务的压力更大。记者日前采访了省民政厅厅长杨喜军,他表示,建立新型养老服务运营模式,打牢养老服务的社会基础,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杨喜军告诉记者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现代养老服务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但目前我省还存在着没有达到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投入不足、设施较差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丰富养老服务内容,逐步构建多部门协作联动的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资源互通、信息共享的协作联动体系和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特别要在农村推广普及养老机构和社区结合建设、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养老新模式。
其次,要延伸公办养老机构的社会服务领域。可以采取“请进来”,即利用公办养老机构的资源优势和信息网络,定期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娱乐健身、医疗保健设施,提供免费服务项目,以及“走出去”,即通过与养老机构周边社区及养老服务实体合作,围绕社区居家老人的需求,派出养老护理人员和医疗技术骨干深入社区,为居家老人提供无偿或者低偿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困难援助、配送餐”等服务的方式,使每所公办养老机构都成为周边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有力依托。
第三,要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壮大。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发展养老机构、兴建养老服务设施、开发生产和经营老年产品;大力发展老年旅游、服装、教育和文化市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支持老年康复辅具、护理用品、自助设备等老年用品的科技创新和研发。
此外,还要开放各类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服务,比如在商场设立“老年驿站”、在书店设立“夕阳书苑”等社会助老服务点,在城市家庭推广“互助养老”等等。特别要针对老年人普遍的医疗需求,引导部分养老、医疗机构合作,建设集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以选择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场所,开设老年康复护理机构,为患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同时,要利用网络功能方便老年人生活,进一步整合固定电话、移动通讯、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大的网络平台,推动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医疗保健网、紧急救助网等诸多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的有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