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7日讯 记者从今日召开的哈尔滨市文明旅游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在哈市即将迎来旅游旺季之际,哈市“文明旅游活动”正式启动,并正式公布《全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有关标准》。
文明景区啥标配?
提供专职医护人员景区外无拉客现象
外部标准:有条件的文明风景旅游区可提供停车场,分设停车分区、停车线和方向引导提示标识;风景旅游区入(出)口处,设立文明旅游提示牌,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广告,张贴“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设置景区游览路线图;设置文明服务窗口,免费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轮椅、拐杖、童车等服务器材,为游客提供物品寄存柜、开水等服务;商服区出售饮料和纪念品明码标价、诚信经营;景区外围清除无关人员卖票、拉客等现象。
内部标准:在景区内部,设立医务室,提供专职医护人员、日常药品和救护设备,在多个位置公示救援电话;景区内停车场、景点出入口、购物场所、医疗点、厕所、餐饮等位置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危险地带设有安全警告标志和标识;设立旅客中心,向旅客提供雨伞、报刊等便民服务。
游客不文明咋办?
建立监督岗影响恶劣的曝光
在积极提升景区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的同时,今年哈市还倡导市民、游客文明旅游。组织开展以告别旅游陋习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教育市民摒弃“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陋习,在出游时自觉维护旅游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丢乱扔、不随意攀爬、不乱写乱画,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在禁拍地点拍照,不断提升游客文明出行素质。
同时畅通旅游举报渠道,提供监督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平台,对旅游活动中影响恶劣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曝光;建立诚信信息查询平台,健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违规登记制度和公开查询制度;建立游客文明行为监督岗等,杜绝因配套设施不全、服务不周导致游客“非自愿”的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