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肇州园区“产业链”串起农民“致富线”
2014-05-08 13:52:5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铁石 苗立辉 李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8日讯 如何破解内陆农业县农民致富无门难题,让农民腰包尽快鼓起来?近年来,肇州县通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大干快上产业项目、全力延伸产业链条,串起一条条牵住千家万户的“致富线”,引领全县30万农民走上致富路。

  开春时节,肇州县新福乡农民刘海忠从农资商店买回几大包红小豆种子。他告诉记者,自己种惯了玉米,去年改种5亩红小豆,不仅每亩比种玉米多收入200多元,还签了订单,大企业给保底价、供应防疫药品和肥料。“我决定了,今年种10亩红小豆。”

  刘海忠说的“大企业”,就是位于肇州工业园区的百森食品公司。公司总投资10亿元,含5个子项目,独创“北味”八宝粥,麦仁、江米、红豆等6种原料都在当地采购。按每天百万罐产能计算,一年可转化杂粮近1.5万吨。

  截至2013年,肇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4.8亿元,总开发面积5.8平方公里;入驻江苏雨润、广东百森、天津中升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项目63个,投产36个,项目投资超百亿元。去年,园区成功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

  作为园区生力军之一,天津中升集团5个项目联动,形成完整的闭合式产业链。年产2万吨生物制药项目已完成投资1.6亿元,发酵液为牧草植物提供天然肥料;10万亩优质苜蓿种植项目,年可提供6~8万吨苜蓿草;饲料项目年产30万吨畜禽全价饲料;牧业项目年可出栏优质肉羊100万只,是全国最大的肉羊产业化项目;食品项目生产肉羊分割产品和速食产品。

  中升集团执行董事刘方告诉记者,苜蓿种植项目计划建设14个养殖小区和种植区,吸收肇州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的形式成为股东或成员;牧业项目可带动3000多农民养羊70万只,年获利1亿元。“这些项目年可转化玉米、大豆4亿斤,还把玉米秆、花生秧等农家‘废品’变为钞票。”

  大庆丰收饲料有限公司也在肇州上马了5个项目。其中,投资5200万元、年产20万吨的饲料公司,去年销售4万吨;年屠宰100万头生猪项目日屠宰量超千头,下设合作社吸纳1466户农民养殖生猪。虽然连续几个月来生猪市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熊市”,但依托龙头,社员减损50%。

  在今年初投产的黑龙江兴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枚鸡蛋变身纯蛋粉,身价就涨了0.25元。企业已初步形成蛋鸡孵化、养殖、蛋品加工等几大产业链条,正全力开发蛋白溶菌酶、蛋白多肽、蛋黄免疫球蛋白等九大系列生物科技产品,将附加值提高到几倍、十几倍。原料产地也不远,距该公司西南4公里,几十栋宽敞气派、设施先进的车间一字排开,“咕咕咕”的叫声此起彼伏。

  这里就是全省最大、投资3.3亿元建设的15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园区,采取“合作社+深加工+社员+银行+科技+保险+超市”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达产后可年产优质鲜蛋3万吨、有机肥2万吨、混合饲料7.5万吨,带动2000户养鸡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同时增加就业岗位1100个。

  目前,肇州工业园区农畜产品、绿色食品、生物科技、优势新兴四大主导产业格局更加清晰,已具备年屠宰加工肉牛、生猪、肉羊220万头(只)、肉鸡大鹅3500万只能力,玉米及杂粮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项目全部达产,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亿元,直接吸纳就业6000人,间接拉动就业1.1万人;龙头企业与120家合作社、1.7万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农民获益超2亿元。2013年,肇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两年翻一番;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万元,一年里增长18%。

  肇州县委书记王兴柱说:“我们谋产业、建园区、引项目,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接地气’,把利益链条直接牵到广大农民身上,串起农民‘致富线’。这才是发展经济的最大成果。”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