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8日讯 时下,由于鹤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更多市民开始享受机动车带来的快捷、方便和情趣,但由此引发的车主停车所导致的矛盾也日渐增多。记者调查发现,除去停车场、停车位较少等客观因素外,车主没有文明规范的停车意识、侥幸心理及驾驶技术生疏在引发的矛盾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4月15日,车主何女士将车停在青云街一家商铺门前,20分钟后,她的车被深深地划了一道半米长的口子;杨女士停在单位门前的“奥迪”由于挡住了小区居民的进出通道,车上的风挡玻璃被砸得只剩下侧面的一块;家住龙兴家园的郑先生车因为数次占用了邻居“传统”的车位,被用彩色胶带黏贴上“另找地方”四个颇为漂亮的美术字;实验小区的李女士自从车顶被放了一袋粪便后,宁可把车停到大路边也不敢挡道;尚先生因为贪睡晚起了一个小时,位于楼下“瓶颈”处的车挡住了若干位邻居车出行的路,其结果是被邻居们齐心合力连搬带推地弄到角落处,当然车身上若干划痕掉漆是免不了的;李先生将车停在某商场门前,购物回来后发现左侧停放的一辆车距自己的车过近,导致驾驶位车门无法打开,他从副驾驶爬到驾驶位后,打开车门狠狠撞了一下那辆车。
宋先生说:“都是开车的,随时都应该多为别人想想,尤其是停车。大家今天都替别人多想想,明天没准就都方便,你今天只顾着自己方便,明天可能大家都难受。”孙先生说:“不知道这些人咋想的,车停到一个胡同口、出入口或是影响别人出行的别扭位置难道真地不知道?我看还是不在乎,一点公德都没有。”吴先生说:“乱停车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最起码自己的行为不应影响他人的生活,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一个人在行使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这种不尊重他人、不尊重社会的行为,新闻媒体应该给予曝光。”一位私家车主说:“我最膈应那些随心所欲乱停的人,如果是因为技术不好不会停车,还可以理解,但大多数都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居住实验小区3号楼的李大姐说:“小区2、3号楼之间有一块公共空地,以前是孩子们玩耍、老人休闲的好去处。你现在看看,横七竖八地停满了车,羽毛球、排球打不了了,就连孩子们踢个毽子都得赶早。就是他们车主之间也因为谁占了谁的地方、谁碰了谁的车经常干仗。”
让我们看看被“修理”的车主是如何说。何女士说:“停车的位置在商家门前,可能引起了商家的不满,可你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划花我的车啊,4S店说修这个就得2000多元,谁来管?我报案了。”车被用彩色胶带黏贴上“另找地方”的郑先生说:“楼下小区甬道是公共的,谁规定的那块地方是你家停车专用?”看着被砸得只剩一块侧边玻璃的“奥迪”,杨女士既气愤又害怕:“可能是我没考虑周全,停车不当,可是再咋样也不能砸车呀。这个原装进口车全套玻璃换下来需要近3万元,砸车的人不认赔偿,目前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尚先生说:“邻居们把车给抬到一边造成一些小的划痕掉漆这事,都怪自己停的位置不合适,还贪睡起得晚,理亏。再说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也不好说什么,认了。”
记者调查发现,车主们一方面对不当停车深痛恶觉,一方面自己却“同流合污”,罗列出一大堆自己信服并貌似有理的说法。王先生是“新手”,一方面随意乱停车给他造成的困扰比“老手”大,使其相当不满,另一方面他自己却频频将车停在影响他人的地方:“驾照拿到手四年,开车才俩月,每次停车都小心翼翼地选地方。可是就那么巴掌大的停车地儿,硬进就得和其他车刮上,有时候我只能哪方便哪停。”李先生说:“就说百货大楼门前那块停车地儿吧,一个萝卜一个坑儿,都紧挨着,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我当然得先找个好出去的地儿停车,虽然可能有点影响别人,可是对方只要手把够硬,留那点地方够用。再说了,这个地儿,我不先占上,别人也会占上,我开车出来也费劲啊。”一位市民说:“小区停车一般都是按照先来后到原则,早回来的,先占上好出去的地儿,可能的话摆车的时候再多占点空间。晚回来的,用我家邻居的话讲就得考‘科二’了——先倒库、后侧方,那就只能看手把硬不硬了。大家都这么干,要怪只能怪没有那么多停车地儿。”“我把电话号码弄张纸贴车上了。挡了谁的道,您打电话我马上开走,要是划我的车,咱法庭见。”一位车主如是说。
记者调查发现,公共停车场地、小区停车场地不足也是引起停车矛盾的原因。随着鹤城经济的发展,市民购买私家车的越来越多,与之配套的停车场、停车位等公共设施和场地建设却滞后,有一个时期,车主们甚至兴起了“圈地运动”——搭建移动车库、刨地钉车位锁。住在建华区育英小区的张先生因为车辆存放、刮擦的事儿没少操心,也曾因此与邻家产生了矛盾。去年,他在自家楼下拐角处搭建了一个移动车库,虽然没多久就被相关部门责令拆除,但他为爱车找个温暖窝的欲望越发强烈:“没个车库不行啊,最低限度也得有个固定的停车位,实在不行我就卖房子,在有车库、车位的小区买房。”于先生清楚知道建移动车库“没好”,他便自降一级在自家楼下“画地为牢”钉了一个车位锁:“我知道这么做不地道,可也是无奈之举,要不回来晚了连个停车地儿都没有。好在邻居们都还克制,目前还没人来找我理论。”家住仕林国际的尚先生当初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在该小区买房的同时买了一个车库。车库经简单改造搭建了阁楼,上层放杂物、下层停爱车,夏天还可以洗洗车、烤烤肉,当初的无心之举现在让亲朋好友羡慕不已。赵先生说:“以前房子贵,现在车库贵,有限的住宅楼下免费停车位被争得不亦乐乎,一席停车之地越发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