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5日讯 13日8点30分,年仅48岁的哈医大四院职工赵秉丽离开了这个世界,女儿张昊遵照她生前签署的申请表,将她的遗体和眼角膜分别捐献给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和黑龙江省眼库,完成了她想要为医学做最后一点贡献的心愿。
学生公寓管理员
患上罕见肿瘤
赵秉丽是哈医大四院学生公寓的管理员,善良热心的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赵姨”。2012年2月,她被检查出患有罕见的卵巢间皮瘤。
“今年年前,妈妈把我们叫到了身边,说她想死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让我去打听到哪可以捐献。”说起母亲,张昊的眼中闪着泪光。
赵秉丽的姐姐赵秉芬说,听到妹妹的这个决定后,她心里特别难过。“她当时就跟我说,姐姐,也许我能救好几个人呢,我的眼睛可好了,你看对面正在盖的楼,那上面落着的小鸟儿我都能看到。”妹妹的一番话,让赵秉芬最终同意了她的决定。
赵秉芬回忆,一年前,妹妹还能走动时,常会到社区去帮忙打扫卫生,社区里有个义工也常常为她针灸。一次聊天中,赵秉丽偶然听这名义工说他同事的父亲想捐献遗体,这个消息给患病的赵秉丽很多启发。“因为她的病罕见,更加促使她做出把遗体捐出来,为医学做研究用的决定。”赵秉芬说。
捐献眼角膜尚可被家人接受和理解,可听说她还要捐遗体,赵秉丽的姑姑和叔叔们都不是很赞成。赵秉丽对姑姑说,她是个普通人,只想做点普通的事儿。自己的病很罕见,要是能在她身上找出病因,以后好治疗下个病人,她想为医学做最后一点贡献。
最终,家人理解了赵秉丽的想法,帮她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个心愿。2014年4月9日,女儿张昊帮赵秉丽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表,并且同意捐献眼角膜。
家人受影响
也有意捐献
张昊哽咽地说,妈妈离世后,她的眼角膜和遗体都已经成功捐献。“13号下午的时候,妈妈的眼角膜应该已经在别人身上了,其实这也是妈妈生命的一种延续,我们都很欣慰。现在遗体应该已经送到了解剖室,希望能对研究这个病有所帮助。”
“签捐献书的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签了字,大家都很支持她的决定,受妹妹的影响,我们也都有了捐遗体的打算。这两年我和她的女儿一直在医院照顾她,看了很多肿瘤患者的离世,我们俩以后也会把遗体捐出来,像我妹妹一样为医学做点贡献。”赵秉芬说。
带着微笑离世
最初听到妈妈的决定时,张昊的第一反应是,妈妈太伟大了,但与此同时,她的心中也有对妈妈的万分不舍。
“妈妈常和我说,以后要是想她了,就看看外面的花草树木,看到的每棵树都是她,看到的每朵花儿也是她,心里能想到的就是她。”回想着妈妈的话语,张昊带泪的面容中多了一丝微笑。
“妈妈特别坚强,患病后期非常疼,她都没有流过泪。在她弥留之际,我才看到她流下了几滴泪,我轻轻为她擦干,妈妈就对我笑了,她知道自己要离开了,离开后还能为医学做点贡献,她很满足也很欣慰。”张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