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奔驰宝马冰城抢蓝领 校企合作新模式引蓝领高质量就业
2014-05-26 09:47:46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于勇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日报5月26日讯 一个小小的倒车镜需要多少个零部件组成?奔驰、宝马至少需要100个零部件。奔驰、宝马两大品牌工艺世界闻名,对工艺要求极其严苛。近日,两大豪华品牌看中了“把工厂搬进课堂”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来到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哈尔滨高级技工学校)抢蓝领人才。据悉,该校校企合作新模式培养出的技能人才获得过国际、国家、省、市等各级别奖项,填补了我市一些技能项目在国际奖项的空白。

  学校买两台轿车供学生拆装

  提起“德国制造”,人们总会想起优秀的德国技术工人,而工艺精良的“德国制造”缘何相中了冰城的蓝领?

  今年,该校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合作,举办师资培训班,探索学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走向国际化的新模式。在探索交流过程中,德方发现,学校在培养技能人才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自行开发出汽车维修的标准化工艺流程,教学过程中理论授课、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汽修专业学生学习半年即可独立精细化维修车辆,成为一名成手工人,维修工艺完全符合“德国制造”标准。

  早在2012年初,学校就成立了全省首个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做到“决策有专家咨询,过程有专家指导,改革有专家把关”,同时出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确保校企合作新模式引领蓝领高质量就业。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成为抢手人才,学校决定将校企合作新模式确定为“把工厂搬进课堂”。

  大型汽修设备、喷漆车间、内燃设备车间……诸如此类的工厂设备、车间全部搬进课堂,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上手实际操作。为了让学生学习严谨的工艺,学校还特意买了两台轿车,供学生拆装维修。

  学生大多签订高薪就业协议

  “企业招聘挑选技术人才是招聘定律,但我的学生就业是在挑选自己心仪的企业。”对于自己学生的就业去向,汽车专业王老师信心满满,“工厂有哪些设备,课堂就有哪些设备,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的手艺,手艺决定了就业质量。”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王老师的学生才上二年级,就已经有勇气向本科生叫板就业率、叫板薪酬待遇,学生们叫板的信心源自于已经签订高额月薪的就业协议,而且签订率近100%,也就是说,毕业后这些学生将按协议入职各大知名汽修企业,当然,也发生过就业协议违约的现象,因为学生们找到了更高的待遇和工作。

  只要能搬的车间全被搬进课堂

  校企合作新模式不仅仅局限在单一一个专业,比如把制药车间搬进课堂;把机械生产车间搬进课堂,总之,校企合作新模式把能搬的车间、设备全搬进了课堂。

  2012年10月,学校与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所属的38家企业签订了“服务地方经济、密切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战略框架协议,对我市中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进行优化,使专业建设对接地方主导产业,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引企入校、教师实践、企业专家进校园五个方面搭建了平台,并将大型机械设备搬进课堂。累计为工投集团输送急需的中、高级技能人才1000余人,为企业培训员工3000余人;2013年,学校和哈尔滨三环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企业的生产任务为实训教学内容,把操作车间当成课堂,实现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与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冠名班,实践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共育模式;在哈药集团指导下,学校建设了药物制剂GMP仿真车间,使学生在校内能够完成医药生产全过程的实训,感受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随着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用人企业提前订制,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

  校企合作新模式成为全省范本

  学校被国家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以来,校企合作新模式已经成为全省范本,学校重点建设了机械加工技术、药物制剂、汽车检测与维修、工程测量、电气维修5个专业和哈尔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训基地特色项目。同时,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学校教师参加并指导学生获得了包括国际金奖在内的多项优异成绩,获得包括国际以及国家和省市各类技能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其中,该校技校生还曾两次包揽国际速录大赛一、二、三等奖,填补了我市速录技能项目在国际奖项的空白。教师们自创、自编的《计算机基础》、《机械加工》等教材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并被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使用教材,成为全国标杆。

  今年,这个成为全省范本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将迎来国家三部委就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验收,经过学校对验收要点自查、内检、省级专家检查,已经确认各项任务100%完成。

责任编辑:李逢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