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6日讯 排水考验着城市功能,为了不断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城市排水人必须在雨季之前就紧张起来。
记者从大庆市城管委排水管理中心了解到,今年的汛期为6月20日至9月20日,根据往年大庆市雨季汛期排水实际情况,大庆在4月份就开始对排水设施进行清掏,并排查出9处易涝地点,向市民公布,提醒市民在大雨、急雨时尽量绕行。
易涝地点多在主城区
遇大雨急雨,排水不畅,容易积水的地点,全市共排查出9处,其中8处在主城区。
萨尔图区易涝点有4处,为经二街与纬六路交叉口、纬二路老司法局附近、经一街萨政路消防指挥中心门前、会展大街与站前路交叉口等。这些地方地面低洼,易形成积水。
现在,让胡路区第一遍清掏及维修排水设施工作已完成。让胡路区易涝点也有4处:第一处是让胡路商场灯岗。由于这条管线是上世纪80年左右建设的,随着城市建设及人口的增加,汇水面积逐年增大,管线在满负荷排水,排水量有限,导致该地段积水严重,降雨结束后路面积水逐渐排出。第二处是让胡路开发小区伊尹海参馆门前,这里管线上游有三条直径1500MM排水管线接入该点,排向明湖的下游管线管径为1800MM。急降雨时由于汇水面积过大,导致在该处出现倒涌,降雨结束后路面积水逐渐排出。第三处是让胡路开发小区珠江路与漓江路交叉口,该处是区域最低点,周边雨水都汇集在此处,通过管线排向明湖。由于排向明湖的管线较细,降急雨时排水速度过慢,导致这里积水。第四处是让区经济服务中心路口,由于这里路口没有雨水收纳口,雨水无法进入排水管线,导致这一路段积水。
另一处易涝地点在红岗区。红岗区雨排清掏工作已完成80%,积水部位主要位于红岗南二街附近,主要原因为排水设施不合理、不完善。
发现易涝地点可报告
急雨后积水排除有时间规定,根据大、中、小雨的雨量不同,时间也不等,雨后短时积水属正常现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其它三个区暂无明显易涝地点。
高新区雨排清掏工作从4月9日就开始了,预计在6月10前完成全部的雨水口清淤工作。
今年,龙凤区组建了一支队伍专门对本区管辖区域内的雨排管线进行清掏。现已经完成工作量的30%,预计在7月中旬结束。在此期间排水管线都在正常运行,暂时无明显易涝部位。
大同区对区内1385个雨水进水井(雨水箅子)进行了全面清淤,目前已清理了90%。暂时无明显易涝部位。
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吴桥说,这三个区虽然没有明显的易涝地点,但是如果在雨季来临时,市民发现有积水严重路段,可以向市排水管理中心报告,便于排水部门及时发现处理。
重点地段再次清掏
雨季即将来临时,在雨季来临之前做好清掏工作,是保证夏季城市排水的重要措施。
“雨季前的清掏工作,就是为夏季城市排水备战。”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吴桥说,现在他们天天都在现场,督促各责任单位抓紧汛前排水设施清掏工作。
市排水管理中心要求,对重点地段的排水设施,各责任单位要组织进行第二次清掏,确保管线不淤堵。记者了解到,清掏工作不但脏累,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工人进入雨水井前,要确认井内是否有二氧化碳堆积,以防止造成缺氧,发生危险。吴桥说,在清掏时,要求每口井清掏前,都要有安全员把关,并且经技术员指导后再下井进行作业。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全市汛前清掏工作安全有序快速完成,为雨季的来临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