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27日讯 5月23日,伊春市举行2014年度“专家进伊春”林都讲坛首场报告会。“国家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以《森工型资源城市转型发展路径与对策》为题作专题辅导。
会议采取视频讲座的形式进行。
市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耿意志、赵晓峰、王雪梅、雷斌、李绍山、白波、吕瑞晏、刘静、王立光等在主会场聆听报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雪梅主持报告会。各县(市)区(局)相关人员在分会场聆听讲座。
张文忠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解读、资源城市转型模式和发展重点、从资源枯竭城市绩效考核看伊春和伊春市转型发展路径思考四个方面阐释了《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编制的背景、基本思路和亮点以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找准发展定位、如何确定转型战略、如何选择转型路径等。
张文忠指出,伊春作为森工型资源枯竭城市,拥有“国家政策之地”、“生态环境要地”、“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宜业胜地”等方面的优势,需要以此为契机,做到四个改变,就是改变城市发展的主动观,由“被动改革”向“主动改革”转变,目标是把伊春市作为“全国林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改变生态价值观,把优质生态环境由“优势观”向“资产观”转变,核算生态资产,目标是成为全国林区碳交易中心和生态资产交易区;改变旅游发展理念,由“观光游”向“生态休闲度假游”转变,目标是成为国际旅游度假城市;改变城市发展的目标价值取向,由追求GDP增长向GEP增长转变,目标是成为国家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区。伊春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国家林区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森工型资源城市转型示范市,就要突出生态地位,把生态作为统领城市转型的“主线”或“灵魂”,树立大生态观,推进城市、产业、社会民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生态与城市发展结合,建设生态型城市;生态与产业发展结合,构建特色生态产业;生态与文化建设结合,形成林区文化体系;生态与社会民生结合,建设生态和宜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