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活动举行 五大连池风景区协办并参会
2014-05-27 20:16: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谷鸿翎 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7日讯(谷鸿翎 记者 杨林川) 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黄山市召开。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作为协办方参会,以对话为媒介,向全世界广泛宣传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风景区负责人与东乌桑巴拉生物圈负责人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三大名录专家在本次对话会上首次聚首,共同对话交流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对话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办,参会人员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三大国际组织、世界六大洲23个国家的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工作方面的决策者、管理者、实践者及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空间技术专家共168名代表。对话会的主题是探讨空间技术在UNESCO名录遗产中的应用,旨在通过空间技术这一媒介增进UNESCO名录遗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参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UNESCO名录遗产政策与管理”、“空间技术在名录遗产监测与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主旨报告。

五大连池风景区负责人同与会各方嘉宾一道参观五大连池展板。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作为协办方在对话会上作了题为<从空间看五大连池的保护>的主旨报告。五大连池风景区在规划编制中,结合遥感技术,对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和范围进行科学划分,实现了不同保护对象分区分级保护2009年以来,五大连池依照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独特性的要求,对景区环境进行全面彻底整治。2013年,中科院遥感所对2010年与2013年保护区环境整治前后的卫星图像进行比对,火山堰塞湖周边点源污染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全面优化,景观品味有效提升。五大连池建设“数字化景区”,对火山地质遗迹、野生动植物进行定点监控。对珍稀独特、具有世界意义的1537个喷气锥(喷气碟),全部通过GPS定位保护。建成省级环境监测站、火山与矿泉研究所、火山地震监测站三家科研监测机构,实现了资源监管全覆盖,对大气、水、生态等进行动态监测预报。

  会议期间,五大连池风景区负责人与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奥,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生态与地球科学部主任韩群力,韩国济州岛、东乌桑巴拉生物圈负责人等专家学者就风景区的遗迹保护管理、空间技术应用、建立姊妹合作等事宜展开互动交流。

  新闻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为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名录,在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空间技术作为可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乃至宇宙空间的新型综合性技术,它集成并依赖于3S、虚拟现实、地球物理探测、网络通讯、计算机等众多先进技术的发展。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因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结合地理和人文背景,在空间尺度、几何结构、物质属性上具有特殊性。利用空间技术的多尺度观测、定量反演、综合分析和数字化表达能力,可支持三大名录遗产的智能管理与可持续化发展。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