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将捡拾的垃圾装入环保袋。
哈尔滨日报6月3日讯 在近万名环卫工人和5000名参加“端午踏青带上文明”大型公益服务行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端午节当天6时30分,沿江和城市各大公园的环境基本恢复原貌,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半小时。此时,斯大林公园内依然游人如织,扫净的地面开始水冲洗,草坪里绿草青青,踏青的市民悠闲地欣赏着沿江的美景。今年端午节,哈市百万市民踏青消夏,虽然还有露天烧烤、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但据环卫部门统计,今年的端午垃圾总量约160吨,比去年减少40吨。周密的环境保障工作部署,高效的清扫作业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使这座城市又一次在环境、文明大考中赢得了高分。
5000名志愿者昼夜发放环保袋
今年“端午”恰逢“六一”,两节相遇,沿江一带以及各公园、景点人流倍增,给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保障端午踏青昼夜的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管理部门制订了详细的工作预案,积极布置各主城区的责任分工,提前调配人员、车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与此同时,由市文明办、市城管办与本报联合发起的“端午踏青带上文明”大型公益服务行动,经过半个月的动员和组织,吸引了5000名志愿者在1日傍晚来到沿江和城市各大公园开展服务。直到次日凌晨,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不停地向市民发放环保袋,劝阻不文明行为,捡拾垃圾杂物,在踏青的人流中传递文明正能量。市行政执法局还出动数千名执法人员在沿江6个点位昼夜巡视,制止点篝火、露天烧烤等不文明行为。
接受记者采访的环卫工人和志愿者们都明显感到,市民的文明素质在提高,垃圾量一年比一年少。据市城管局环卫办统计,今年端午前夜人们在道里、道外、松北等区沿江踏青时产生的垃圾约160吨,总量较去年减少40吨,其中落地垃圾大为减少。
沿江保洁提前3个半小时完工
昨天5时30分,当记者经过斯大林公园、友谊路、中央大街时,地面已经被彻底清扫,工人正在用水枪冲洗路面和路边石,垃圾压缩车和运输车紧张地拉运垃圾桶周边集中堆放的垃圾袋。承担端午节主要清扫保洁作业任务的道里区城管局陆续出动2000余人次和数百台各类机械。该局业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日16时开始,他们从9个保洁中队抽调100多名精兵强将充实到负责沿江一带保洁的二中队,采取两名环卫工人“看守”100米的“伴随式”保洁方式,坚守了整个端午踏青之夜。2日凌晨3时,道里区所有保洁人员全体出动,全力清扫沿江一带产生的垃圾。为提高垃圾清运效率,道里区在沿江和友谊路增加了200多个滚轮式垃圾桶和4台小型垃圾压缩车,与大型垃圾运输车、压缩车配合,使垃圾装运速度比往年大为提高,保证了清扫任务比原定计划提前3个半小时完成。
记者从松北区沿江地带和兆麟公园、文化公园、植物园等踏青人流较多的区域了解到,这些区域今年的垃圾量也明显减少,很多市民都将垃圾装袋带走,公园保洁人员随扫随运,公园不间断播放文明提示,环境保持得比往年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