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如何规避风险?
2014-06-09 09:13:5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吴楠楠 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9日讯 防止专业填报风险。考生尽管可以被投档到某个志愿院校,但如果所填报的六个专业志愿都是“热门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则可能被院校退档。因此,考生在专业填报上,应当恰当定位,并经慎重考虑后填上“专业服从调剂”。

  注意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体检结论有“专业受限”及“建议不宜就读的专业”的考生,要避免填报受限专业,应当选择一些与自己体检结论相符的专业。

  避免闯入政策禁区。招生院校有的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因此,考生要细读院校招生章程,了解哪些专业有特殊政策限制,慎重填报专业志愿。

  五个平行志愿之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虽然出分填报志愿是知分、知位、知线,但不知彼,即考生本人不可能知道其他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所以,考生所填报的五个志愿应有“梯度”,即不同层次院校,并应在D、E志愿栏填报有把握被投档录取的院校。梯度大风险小,梯度小风险大。

  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志愿的顺序如何安排为好?

  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很多考生和家长不重视志愿顺序,认为只要分数高,随便报哪所院校都可录取,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五个志愿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不是随意的,而必须遵循一定规律。有两条经验值得考生注意。第一条经验是,按考生对院校及专业的喜爱程度来排列,喜爱的院校排在前,比较喜爱的排在次,一般的排在再次,也可接受的垫底。当然,这种喜爱也是有条件的,即你的条件要基本符合你选择的院校。第二条经验是,按近几年录取分相对较高的院校到近几年录取分相对较低的院校的顺序来排列平行志愿,志愿之间呈降幂状,如果你呈升幂状,把“低分”院校填在前,“高分”院校填在后,即使成绩达到后边“高分”院校的投档线,但已经被前面的“低分”院校录取,那样很可惜。所以,考生要认真对待平行志愿的逻辑顺序,即哪所院校安排在A的位置上,哪所院校安排在B的位置上,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

  平行志愿的投档是按考生所报平行志愿各院校即A、B、C、D、E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院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报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出现档案无法投出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顺序呢?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往届考生总结出来的“口诀”供参考,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院校作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则填“垫底”院校。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顺序。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好院校”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

  “平行志愿”时,考生对专业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尤其要注意专业的搭配。客观地讲,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院校在专业的安排较之过去难度增加了。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后,院校录取的考生分数呈“扁平化”,差距拉不开,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因此,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考生同意专业调剂,即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一栏填上了“服从”的考生,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而那些不同意专业调剂,即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一栏填上了“不服从”的考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享受降分投档照顾政策的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

  “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称之为降分投档。从技术操作上,降分投档需要分两步进行。一是先要把院校合格生源按照招生院校提供的投档比例投给院校,形成该校的投档分数;二是再根据此投档分数,把具有降分投档资格的考生投给院校(降分投档的这部分考生就成了低分计划外考生),由招生院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由于降分投档的考生为低分计划外投档考生,且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为模拟投档后一次性投档,因超出约定的投档比例,高校基本上不予录取,考生就变成了高分落榜考生,考生面临的录取风险较大。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看淡降分投档政策的福利,按自己实际的高考总分进行志愿填报,避免误伤,降低录取风险,提高志愿满足率。

责任编辑:李逢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