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男孩工地摔伤高位截瘫 获赔85万(图)
2014-06-25 10:11:26 来源:大庆网  作者:温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5日讯 在工地上不慎摔成重伤的打工男孩,高位截瘫,需要终生护理。前期治疗病情稳定后,后期康复治疗费遇到难题。

  李女士推着儿子在走廊里,治疗的路还很漫长。

  用人单位指责伤者不遵守工地规章制度,伤者家属指责用人单位管理不到位。发生纠纷后,家属数次讨要赔偿款治病,而用人单位以“已尽到责任”为由,不想再出钱,双方僵持不下。

  4月11日,市司法局法援中心,高新区司法局、劳动保障监察局、安监局,“说和”记者介入,经过2个月说和,双方达成和解。

  6月20日,伤者家属与用人单位签了和解协议书,伤者前期治疗后,又一次性拿到赔偿款85万元。

  争议焦点

  在工地摔伤后,男孩语言表达不清,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前期拿出40余万元治疗费,对后期康复治疗费用提出异议,欲走法律途径解决,家人数次急要救命钱,这起涉诉案件,最终该如何解决?

  受伤男孩被亲属抱上病床。

  工地摔伤

  4月11日,市司法局组织送法进社区活动,“说和记者”跟随采访报道。

  当日,万宝小区一名工作人员求助说,辖区内李女士的儿子躺在医院病床上,高位截瘫,李女士数次为摔伤的儿子讨要治疗费和赔偿款。

  随后,法援中心与“说和”记者一起来到医院。在病床前,李女士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病床上的伤者,也就是李女士的儿子,今年24岁,1米8的个头。去年9月份,他在工地上不慎摔伤,李女士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我就这一个孩子,他现在从脖子往下都没有了知觉,大小便失禁,说不清楚话,我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没钱治病,我只好各方求助。”出事后,李女士一家人都蒙了。

  “看见你们来到病房,我心里敞亮多了。如果能帮忙解决,我绝对不再找了。”李女士边说边哭。


  市法援中心陈吉利主任当即决定,给李女士提供法律援助。

  市司法局法援中心和高新区司法局、劳动保障监察局、安监局的负责人在病房里调解。

  说和介入

  从李女士孩子的病房里出来后,陈吉利与律师郭臻,一起探讨研究下一步如何进行工伤认定等一系列手续。

  第二天,李女士打来电话称,因为急需用钱,他们不想走司法程序,要求和解,想一次性拿到赔偿款,给儿子继续治疗。

  针对李女士面临的实际情况,走诉讼程序,确实需要很长时间,走调解,也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共同努力。

  紧接着,郭律师找到了用人单位,对方态度很明确,走诉讼程序,法院判多少他们给多少。

  怎么办?

  郭律师又找到高新区劳动保障监察局、司法局、安监局协调,高新区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高军负责主抓此案。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把这起案件解决,让伤者有所医,让企业安心生产。

  男孩父母在协议书上签字。

  露出笑容

  想和解,伤者家属要拿出来一个方案,经过计算,李女士家人要180万元的治疗费。

  而用人单位前期已经支付40余万,经过研究,他们只能再给20万元,否则就走诉讼程序。

  双方都不让步,如何是好?

  郭律师经过细心计算,根据伤者实际情况,应该得到的赔偿款在120万元左右,对于用人单位给出的数字,不能接受。

  接下来,郭律师又与用人单位律师沟通,用人单位律师算出的赔偿数额在100万元左右,双方计算的数额差距不大。

  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高新区司法局、劳动保障监察局、安监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再次聚到一起,共同协商。

  最终,经过十几次说和达成协议,前期治疗后,用人单位再一次性赔偿伤者85万元。

  6月20日,在伤者病床前,双方当事人在和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太感谢你们了,为了我家的事连口水都没喝上,你们‘说和人’真办实事!”李女士握住郭律师的手,不停地道谢。

  签完协议后,李女士握住郭臻律师的手笑了。

  律师讲评

  市司法局法援中心郭臻律师说,作为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要发挥好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对企业的保护作用,相对于高额的赔付数额,缴纳的保险金只是九牛一毛。

  同时,要依法用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行政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没有逃避责任的可能。

  另外,提前做好安全培训和安全防护措施。

  作为劳动者,在应聘时要考察好用人单位的信誉度,了解是否有资质,即是否有营业执照、法人代表是谁、具体办公地点、联系方式等,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保,便于日后维权。工作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牢记“劳动者拒绝服从违章指挥”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一旦产生纠纷,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必须首先意识到保全证据的重要性。其次,要依法解决纠纷,避免信访不信法,甚至产生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贻误最佳时机,导致久拖不决、超过时效等。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