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我省与俄罗斯联合开发黑龙江上休闲旅游 应建俄侨文化博物馆
2014-06-30 09:40:39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杨雪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6月30日讯 由省政府和中国社科院联合主办,省社科院承办的2014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研讨会于今日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深化中俄经贸合作为主旨,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路径。中俄相关方面高层智库专家近50人来到冰城,重点围绕中俄在产业、投资、科技、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展开讨论,为开创中俄务实合作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副省长孙尧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所所长库列绍夫,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分别致辞。

  旅游:开发黑龙江上休闲旅游

  俄罗斯专家表示,因为历史关联,俄罗斯游客很喜欢哈尔滨,哈尔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成功。中国专家也表示,目前中国针对俄罗斯公民开通了44个大城市的签证服务,黑河还推出免签证政策,简化签证能有效促进两国间的旅游。下一步专家建议两国联合开发“黑龙江上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以“跨国游轮”为主的水上休闲项目和自驾过境游等过境游项目,促进两岸水上客运和旅游业共同发展。

  俄方专家还表示,俄罗斯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价格不高,俄地方政府应该鼓励旅游公司扩大对中国游客的宣传力度,以吸引中国游客制定旅游线路,开发哈尔滨和黑龙江省的旅游市场。

  文化:建立俄侨文化博物馆

  在文化交流方面,专家们认为,中俄文化交流、文化产品交流应进一步加强。专家们在文学作品互相翻译、培养双方翻译和传播人才,对俄重点输出京剧等文化产品进行讨论。在社会层面加强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认知,对于加强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

  有专家建议,哈尔滨的俄侨文化是以中东铁路为物质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正确认识中东铁路这一历史时期的建筑遗存,应予以保留和保护,应建立俄罗斯侨民文化博物馆,还应重点恢复像“喇嘛台”这样有特色的建筑物。

  经济: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接

  2013年,国家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俄专家表示,俄罗斯方面也确定远东地区的长远规划及与中国东北地区重点合作项目,这些规划中的部分内容是根据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特点制定的,部分项目为了得到中国投资商的青睐而做出多次调整。

  专家认为,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相互对接意义重大,俄远东地区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比较发达,能够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形成互动发展格局。应构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互动新模式,创建次区域自由贸易区,搭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

  交通:再建一座跨境铁路桥

  俄方专家认为,制约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因素是边境基础设施不发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两国间应该加强中俄边境交通运输干线的通行能力建设。近几年来,黑河、同江、饶河等口岸浮箱固冰通道相继开通,打破中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冰上水上运输交通瓶颈,基本实现口岸一年四季通关。中俄界江上第一条跨境铁路大桥正在同江建设将于2016年12月竣工通车。大桥设计年货运能力2200万吨,大桥建成后必将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专家认为,要把建设经中俄边界过境口岸的统一交通运输线路作为重要任务,不仅要建设跨境线路,跨境后的两国后方铁路建设也应一并跟进。并建议下一步建设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东宁—波尔塔卡夫的铁路大桥,并配套建设物流中心和运输通道。还有专家建议在我国东北三省和俄远东地区间建设航空运输领域的区域网。

  能源: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方案

  能源贸易随着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达成协议而迈上新台阶,中俄能源合作项目也成了与会专家热议的焦点问题。专家介绍,2013年6月中俄签署了新的能源合作协议,在未来25年内向中国出口3.65亿吨原油,每年向中国供应4800万吨原油,其中部分增供原油通过中俄原油管道运输。

  天然气合作项目也在今年5月得到重大进展。根据双方协议,2018年起俄罗斯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黑龙江省对俄能源合作届时将迈上新台阶。专家建议,两国还应继续推进托木斯克—克拉玛依以及萨哈林—大庆这两条天然气管道建设方案。在电力合作方面,黑龙江省从俄进口电力也在逐年增加。俄还计划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建设大型国家电力基地,将产生大量富余电能,未来黑龙江省的俄电进口市场潜力巨大。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