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7月4日讯 连日来,哈市气温居高不下,眼部感染几率也随之增大。昨天,记者走访市第五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和市眼科医院的眼科门诊发现,急性结膜炎进入高发期,门诊量比平时增五成。
“孩子才1岁,睡觉的时候经常会揉眼睛,早晨起床眼睛突然就红了,这么小怎么就得‘红眼病’了啊?”在市眼科医院第一病房,陈女士抱着1岁的儿子前来就诊。男孩双眼通红,厚厚的分泌物“糊”在眼角,男孩不时地用手去揉眼睛。
“快拉住孩子,别让他再揉眼睛。”市眼科医院第一病房主任王桂荣看到男孩揉眼睛,立即制止了这个动作,“这病就是揉眼睛揉的。”
王主任告诉记者,夏季“红眼病”病例明显增加,平时每天接诊五六位患者,现在要看十几位,一周里门诊就已接待了百余位“红眼病”患者了。而且患者遍布各个年龄段,除了1岁的孩子,还有20多岁的白领,70多岁的老年人,最大年龄的一位患者90岁。他们都是双眼先后发病,发病后,出现眼红、畏光、眼皮肿痛流泪、分泌物增多。严重者会伴有头痛、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红眼病”就是急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是夏季的高发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都会传染。
夏季头部容易出汗,汗水流入眼睛会刺激眼角膜,导致眼睛发红,不过这种症状会很快消失;游泳池水质不达标也会导致急性结膜炎。”王主任说,“这一茬‘红眼病’大多数都是揉眼睛导致的,双手细菌多,夏季细菌传播还快,一揉眼睛就容易把细菌带入眼中,引起病变。所以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也不要和他人共用毛巾、手帕,以防交叉感染。如果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