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7月10日讯 在哈站区域改造中,霁虹桥扩建改建是否封闭交通,如何通行,也是个大问题。记者从哈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根据初步计划,改建期间,将不封闭道里至南岗的交通,在调整周边街路交通流量的同时,搭设一条便道,供临时通行。
原样改建呼声高桥不会变太高
近日,一位参加哈市前不久召开的一次关于霁虹桥改建协调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改造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做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就是原样改建,也就是说改造后市民基本看不出霁虹桥有太大的变化。

走在霁虹桥上。

霁虹桥。

桥墩上的浮雕。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安发桥、海城桥、八区地道桥等桥梁的相继投入使用,分流了霁虹桥的部分车辆,道里和南岗的连接桥梁和道路比较畅通,只有早晚高峰期间流量较大,因此现在道里南岗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不是霁虹桥改造的主要因素,其改建的主要原因,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现在的桥不够高,改建后将增加桥梁净空。
由于原有的桥板是浇筑的,厚度很厚,改造后将使用预制桥板,没有现在那么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桥梁的净空,所以新桥不会比现有的桥高很多,坡度不会变得太大,行人和非机动车上下桥也不会很难。
此前,哈市多次公布改造方案,有人提出在上面重新建桥,有人提出拆除重建,有人提出拓宽桥面。每次公布方案,都受到市民的热议,有的方案也受到文化保护人士的质疑,改造被搁置多次。这次如何改建,有关部门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
设计单位:修旧如旧
对于这位人士的说法,记者也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得到了证实。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在哈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铁路部门的要求,霁虹桥桥下的高度和宽度都达不到电气化铁路发展的需求。目前改造的规划已经出来了,但是需要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和铁路部门进行确定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规划设计,所以现在设计没有具体出来。但是,这位工作人员透露一个细节,就是此次改造霁虹桥的原则是“修旧如旧”。
这位人士透露,桥下的改造方案是由铁路部门设计。由于桥梁是国家级别文化保护单位,改造方案必须由有文保改造资质的设计单位来设计。据了解,铁路部门的设计院已经委托了相关单位进行了霁虹桥的改造设计。
由于霁虹桥已经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为此,哈市文物部门已经建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做出至少3套设计方案,以增大获批的可能性。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已经做了多套设计方案的准备。
桥头堡恐难用在新桥上
栏杆、飞轮、桥头堡是霁虹桥的亮点。据透露,霁虹桥改建的时候,将把栏杆、飞轮等拆下保存,新桥建好后,再安到新桥上。不能修复的设施,按原样复制用在新桥上,原件可能会进博物馆或者展览馆。
栏杆、飞轮是铁质的,目前保存完好,即使有破损的,道桥部门每年都进行修复,漆面也进行油饰。
霁虹桥的4个桥头堡也是非常有特点的,是古埃及式方尖碑形状的。桥头堡已经出现倾斜,改造后还能继续使用吗?记者从道桥部门了解到,这个桥头堡外面看上去是混凝土浇筑的,其实里面是空心的。有一次,道桥部门在修理桥头堡的时候发现,这个尖塔主体是木质的。所以,能重新用到新桥上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按原样复制。
霁虹桥设计图纸为俄文
影印件已进档案馆
采访中了解到,霁虹桥的资料已经收入到哈尔滨市档案馆。这几年哈市的道路桥梁改造比较多,为此档案部门开展了路桥和老建筑档案的收集工作。工作人员根据线索,走访了规划、设计等部门,收集了部分霁虹桥俄文图纸、照片进行复制。

桥下铁路。

桥上护栏。
据哈市档案局管理处陈处长介绍,霁虹桥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这些珍贵档案将为霁虹桥的维修、改造等提供最原始的资料,供有关部门参考。
改造不会封闭交通将搭便桥
霁虹桥改造的过程势必要很长,如何解决周边的交通问题?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在改造前期将对周边道路流量进行调整,分散车流。同时,将在月牙街靠近火车站一侧搭设便桥,便桥初步定双向两车道,确保道里南岗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