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8日讯 (见习记者杨帆 记者白林鹤) 如果不是因为一位104岁的“卖菜奶奶”刘白氏,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光明村天里屯这个只有256户的小乡村,也许不会受到瞩目。如今,在村民的眼中刘白氏是村里最“忙”的人,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总能看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好心人来帮她。奶奶对这些好心人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明年园子里的菜不卖了,都送给你们这些好心人吃。”
三间已经居住了三十多年没有上梁的砖瓦房子是奶奶和她五十多岁身体孱弱儿子的家。炉筒子上挂着的一本带有卡通图案的“爱心薄”和一包包爱心物资,在这间久未进行粉饰的卧室里显得格外“抢眼”。“各位好心人,留下你的电话、姓名,方便互相商量,共同解决奶奶生活问题。”在这张爱心簿封皮后的夹页里已满满的留下了六七十人的名字、电话和留言。
“把名字留下来吧!”老人的邻居闫秀淼一边取下爱心登记簿一边说。“不用不用,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奶奶您保重身体,我们以后还会来看您。”说着一位女士将一千元塞到老人手里就和同伴匆匆离开。闫秀淼说,像这位女士一样的好心人每天都会来很多。
随着爱心人士的到来,奶奶家的大米、油、面、鸡蛋等生活物品已堆成“小山”。邻居们帮忙把这些生活物品送到天里屯仓买进行出售。仓买的经营者屈汉文还单独开辟出一块“爱心商品”专区,即使同种商品价格比市场上稍贵一些,很多村民还是愿意购买献一份爱心。
这几天,还有几个人在奶奶家里起了“争执”,大家都要给奶奶修房子,有的要给房盖做防水保温施工,有的准备在原址上翻建或者在园子里新建住房。
“现在关心奶奶的爱心人士太多了,大家都想帮奶奶,比如想帮奶奶修房子的就有好几拨。我希望可以统一协调一下,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让爱心汇聚到一起。”。村主任孙玉成告诉记者,这几天打电话的没有前几天那么多了,他要思考一下整合这些爱心资源,让奶奶和好心人都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