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4日讯 日前,第三届(广州)尼柯莱国际长笛比赛在广州落幕,大庆市16岁男孩子贾华霖获最具潜质青年演奏家奖,成为此次大赛参赛者中年龄最小且唯一获奖的中国选手。

贾华霖参加半决赛。
尼柯莱国际长笛比赛是面向全世界长笛演奏者的国际性音乐专业性比赛,参赛选手来自世界22个国家。除第一名空缺外,包括两个特别奖在内,共有8位选手获奖。
那么,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较量中,贾华霖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有音乐天赋
获奖后恩师激动难眠
“老师,我在尼柯莱国际长笛比赛中获奖了,感谢您这些年对我的培养。”
10月26日,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李白接到贾华霖发来的短信,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
学习长笛的人都知道,尼柯莱国际长笛比赛级别相当于奥运会,能够获奖是多少长笛演奏家梦寐以求的。第三届(广州)尼柯莱国际长笛大赛由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中国等7个国家的10位国际著名长笛演奏家担任评委,经过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激烈角逐,比赛名次必须经半数以上评委投赞成票方可有效。本届大赛共设置8个奖项,分别是第1名至第6名,以及两个特别奖。贾华霖凭借实力摘得最具潜质青年演奏家奖,成为此次大赛中唯一获奖的中国选手。因赞成票数少于组委会相关规定,本届比赛第一名空缺。
贾华霖目前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三,李白是贾华霖的启蒙老师。从教认第一个音符,到把贾华霖送到北京,李白眼见着他成长。
“刚上一年级就来了,那时连乐器都拿不住。”李白对贾华霖的妈妈说:“让他长半年再来吧!”小学二年级,贾华霖开始和李白学习长笛。
有一次因为发音方法不对,李白批评了贾华霖,贾华霖当时就哭了。
“他是个自尊心强的孩子。”李白说,自从那次后,贾华霖每次都会超额完成作业。李白留一个作品,他会完成两件,音乐天赋日渐显现出来,学习速度比其他学员快了很多。到小学五年级时,已经完成了《柯勒30首长笛高级练习曲》所有曲目的学习,这本书原本是大学本科的教材。
平房里每天练8小时
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孩子很有天赋,让他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试试吧!”李白建议贾华霖妈妈。
听李白这样说,家里人犹豫了。
让贾华霖学习长笛缘于一次偶遇,那时,贾华霖家在万宝开饭店,妈妈从一名卖保险的顾客那里得知李白长笛教得好,才把贾华霖送去当一项特长学习,并没有想过专业学。
“艺考难,这大家都知道。家里人担心因此耽误文化课学习,担心前途未卜。”贾华霖说,当时妈妈得知自己想去的意愿后,和往常一样很支持。从小时候起,妈妈就一直很尊重贾华霖的想法,贾华霖有什么事儿都会和妈妈说。刚学习长笛那会儿,妈妈和他一起听课,回家帮助他练习试唱练耳。
2008年,李白带着母子俩来到北京,联系到著名中国国际长笛演奏陈三庆(SanqingChen)(师从著名长笛大师尼科莱(AureleNicolet),在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任教)。贾华霖的演奏水平,得到了陈三庆的认可,这也意味着贾华霖很有希望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和很多艺考生一样,贾华霖和母亲在北京租了一间平房住了下来,每天至少练习8个小时。“多数时间都是在外面进行,房间内太挤了,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炉子的位置,两个人转身都困难。”贾华霖说,因为冷,手被冻得按不住笛键,放到炉筒上都感受不到热。那一段时间,最烦恼的不是吃多少苦,而是担心是否能考上。
住了大约半年,贾华霖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考试并顺利通过,成为陈三庆的学生。因为有着扎实的基础,再加之大师的指点,贾华霖演奏水平迅速提升。2012年,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青少年比赛中获第三名;2013年,在第三届尼科莱国际长笛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获得参赛资格;今年,获得德国长笛协会奖学多比赛第三名。此次在第三届(广州)尼柯莱国际长笛比赛中脱颖而出,经过了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激烈的角逐。
喜欢巴赫曲子
学好长笛兴趣最重要
贾华霖喜欢古典音乐,喜欢听巴赫的曲子。曾有一段时间他的状态总不对,只要听巴赫的曲子就会好起来。贾华霖喜欢巴赫是从小学时去李白老师那上课开始的,那时课前他总爱看粘在墙上的巴赫的简介。
“音乐是相通的,什么好听就听什么,什么好听就吹什么。”贾华霖说,这是陈老师的主张,他让贾华霖去他的图书馆,那里有大师尼科莱留下的全部曲子,喜欢哪首他就教哪首。
“除了刻苦,我觉得兴趣最重要。”贾华霖这样总结自己学习长笛的技巧。
“小时候听长笛曲子,听几遍就会了,从不会刻意背。”贾华霖认为,这就是兴趣使然。“如果不喜欢,就不会坚持到现在,我感谢妈妈这些年的支持,遵从我的选择。”贾华霖说,高三毕业后,他想去德国继续学习。
对此,李白说:“学习长笛除了要有兴趣外,还要符合牙、唇、手指等基本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