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96岁黄婆婆能“穿针引线” 看淡一切是长寿秘诀(图)
2014-11-04 13:40:32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96岁了,老人的眼不花,还能穿针引线,尽管是那种针眼儿大一些的缝衣针。

  翻看过去的老照片,回顾自己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老人很知足很感慨。

  寿星档案

  姓名:黄郭氏(郭红珍)

  高寿:96岁

  长寿秘籍:不急不躁脾气好,重保养爱锻炼,只喝温开水

  经历过中年丧夫、半路改嫁、晚年丧子种种磨难,品尝过半路夫妻的甜蜜和子孝孙贤的幸福,无论大喜还是大悲,她都坦然面对,把一切看得很淡。也正是这份恬静的心态,才让她如此长寿。

  这个心态平和的老人叫黄郭氏,如今已96岁高龄。

  她的原名叫郭红珍,改嫁给第二任丈夫后随了夫姓,如今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上,都变成了黄郭氏这个名字。

  黄婆婆现在和小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幸福快乐。

  有人来给照相

  黄婆婆和小儿子一家住在惠民家园小区。

  10月30日,记者刚一进门,黄婆婆就拉过记者的手,一个劲地揉搓着。“外面天冷,姑娘的手都冻凉了,我给焐焐。”黄婆婆笑着说。

  唠了一会儿家常,记者准备给她照相。一看到相机,黄婆婆有点紧张,连说自己老了不上相了,怕照出来不好看。

  在儿子和儿媳的一番劝说下,黄婆婆答应了,又赶紧让儿媳找出自己的一件红衣服换上,还照着镜子梳理头发。

  “这回带劲不?”黄婆婆边照镜子,边笑着问记者。

  “咔咔咔”几下,黄婆婆配合地摆起了POSE。照完后,黄婆婆赶紧把记者拽过来,看看照出来的效果。“这个好,这个头发乱了……”她边看边评论着。

  “姑娘,能把这些相片送给我不?我留个纪念。”黄婆婆“恳求”道。

  “当然了,婆婆。”记者笑了。


  别看黄婆婆年纪大,下床动作却相当麻利。瞧,腿能抬这么高!

  还能自己穿针

  正聊着,黄婆婆从枕头下面抽出一顶薄帽子,戴在头上。

  “太阳落山了,戴着帽子护脑袋。”老人解释。

  看来,黄婆婆很会保养身体,穿衣戴帽穿袜套,她从不让自己着凉。老人还有个特殊习惯,只喝温开水,从不饮凉水。

  黄婆婆还一直坚持锻炼。前些年,她一直住在农村,年年都干些简单农活。搬到儿子家后,她也不闲着,每天都坚持遛弯。如今天冷了,下楼不方便,她每天也坚持在屋子里走几圈。

  现在,除了有点耳背外,黄婆婆的身体啥毛病没有。“我不吃药也不打针。”黄婆婆特骄傲。

  黄婆婆还有个更让她骄傲的“绝活”,那就是她现在还能自己穿上缝衣针。说着,她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演示起来。

  “天黑了,光线不好,快把灯打开。”第一次“演砸”后,黄婆婆赶紧让开灯,大家伙都笑了。

  果然,光线好了之后,她几下就把线穿上了。


  要照相了,黄婆婆赶紧拿过镜子,梳梳头。

  生活快乐知足

  “看我厉害吧!”黄婆婆拿着针线,笑着向记者显摆。

  “别看老太太现在每天都挺乐和,其实她这一辈子可没少吃苦,但她有个好心态,一辈子我就没见她发过脾气。”黄婆婆的儿子对记者说。

  黄婆婆与第一个丈夫共生了三个孩子,孩子们十几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她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后来,为了养大三个儿子,黄婆婆选择了再嫁。到了第二个丈夫家,她又尽心尽力抚养几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其间,她的第二个儿子因病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

  提起往事,黄婆婆沉默了,用手托腮沉思起来。

  “不想以前那些事了,现在的生活挺好,我知足。”不一会儿,黄婆婆抬头似在对记者说,又似在自言自语。

  记者要离开时,黄婆婆一直拉着记者的手不放,“姑娘好不容易来一回,多呆一会儿,吃完饭再回家。”老人一个劲地挽留记者,让人心生温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