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5日讯
题:同事追忆排爆英雄于尚清:于大哥闲不住总想给单位做点啥
本网记者 雷蕾
“于大哥是我们支队人品最好、干活最多、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流汗最多的人。这些年来,他给支队做了不知多少好事。”排爆英雄于尚清生前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杜海城说。
“这都是于大哥的工具,我们支队哪有啥不好使的,只要他知道了,都想方设法给修了。”于尚清的办公桌下,两只纸盒箱子里塞满了刨子、电焊机、卡子、螺丝等各类小工具和零件。
于尚清生前的办公桌和工具箱。东北网记者 雷蕾 摄
2005年,上级领导考虑到于尚清的伤情,将排爆负重伤后的他调到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担任副处级侦查员,给安排了相对清闲的工作。可于尚清根本闲不住,刚到巡特警支队,他就发现支队食堂鼠患严重,老鼠经常啃食食堂储存的粮食和蔬菜,不但给支队造成经济损失,还给民警健康带来隐患。于尚清立即提出制作防鼠菜笼,他借来了电焊枪、切割机、电钻等工具,顶着三伏天的烈日,骑着三轮车采购回了最便宜的铁条和铁丝网,开始了纯手工的制作。由于没啥制作经验,于尚清一遍遍研究,一点点焊制,一干就是好几天,衣服被火星溅射了一身窟窿也不知道。几天后,一个隔绝老鼠的铁质储藏箱完工了。

于尚清当年焊制的铁质储藏箱,如今还在使用。东北网记者 雷蕾 摄
2008年,市公安局划拨了两台专业警用通讯车,通讯车长20多米,而支队现有的车库根本停放不下,两台通讯车的冬日安置成了大难题。于尚清得知后,主动向领导提出,可以利用支队的空地建活动板房式的车库。支队领导考虑到老于身体不好,本打算对外招标雇人改造,可老于说:“支队资金困难,建俩车库得花40多万,还是我想办法吧,能省一些是一些”。接着,于尚清跑遍了齐齐哈尔大大小小的器材店,用最便宜的价格购买来了钢材、金属齿轮、铁条、暖气片等材料,带着几名民警开始了改建。于尚清不顾自己伤后腿脚不便,把最危险、最累的安装工作留给了自己,蹬着四五米高的梯子安装灯具、保险门,对材料进行压磨,又给车库安装上了暖气。“那段时间天天下班后,都能看到老英雄穿着作训服,背着电工工具,在探照灯下忙活。我们要上前帮忙,老英雄总是说,你们先撤吧,家里都一堆事等你们呢,我家里也没啥事。那1个月,老于累得瘦了20多斤。”巡特警支队政治处主任王占捷回忆到。入冬前,两座车库建造好了,给支队节省了5万多块。

于尚清和同事搭建的车库,连拉门都是老于自己买来的轱辘焊制的。东北网记者 雷蕾 摄
2011年12月23日,正值严冬,支队四楼供热水管突然爆裂,喷涌而出的热水一下子就把四楼给淹了,水哗哗地淌向了三楼。于尚清得知后,带着儿子于嘉立即赶到支队。找到爆裂点后,他发现水流很大,情急之下一般的工具很难堵住,老于想也没想就脱掉了自己的外套堵住了缺口。楼上楼下的堵,楼里楼外的忙活,几个小时下来,他和儿子于嘉身上被溅得到处是泥水,加上温度低,衣服上都冻出了冰碴子。
“支队下水管线年久失修,马葫芦经常堵塞,于尚清总是亲自下到地沟里进行清淘,几次被地下的沼气熏的险些晕倒。一天的体力活,年轻人往往都站不住了,可老于大哥从没喊过苦、叫过累,甚至不让人换他休息一下,他总是跟我们说,‘反正我浑身都脏透了,就可我自己来吧,你们别伸手了。’”巡特警支队综合大队大队长孙建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