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6日讯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话,用在王鑫鹏身上再适合不过了。他是不幸的,因为患有耳聋症。然而,他又是幸运的,自学成才,成为了一名针灸师。
不幸失聪
32年前,家住安达的张女士生下了一个男婴。他,就是王鑫鹏。他的降生,给全家带来了无限欢乐。从他出生开始,就由奶奶带着。因为洗澡受凉发烧,而老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没有带孩子及时就医。而是选择了土方,认为孩子捂汗就可以退烧。别说,第二天烧是退了,但孩子的反应却没有以前快了。三个月后,张女士发现孩子反应异常,才检查出孩子双耳重度失聪。为了给孩子治病,张女士和爱人抱着孩子跑遍省里的各大医院。直到孩子两岁时,哈尔滨一家医院的主治医生劝他们放弃治疗。
医生说王鑫鹏需要进行语言训练,并且要终生配戴助听器。听到这句话张女士和爱人的心凉了。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依然奔走各个医院。原本贫穷的家,因这次的变故更艰难了。不得已,王先生只得外出打工。钱是挣到了,但也落下了类风湿的毛病。王先生的手部关节,也已经严重变形。都说针灸可以缓解病情,但为了省钱,王先生只是吃药调理。药没少吃,罪没少遭,但王先生的病却一直没有得到缓解。
自强不息
这一场变故,让王鑫鹏更加成熟了。高中毕业他没有继续学业,而是回家帮忙照顾父亲。他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业。他从小就对中医感兴趣,尤其是针灸。因为父亲的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针灸。他去书店,买回了很多关于中医针灸的书籍。没事儿,就自己猫在屋里研究。王鑫鹏告诉记者,学习针灸关键在于穴位和手法。因为要学会使针快速准确地扎到穴位而不令针弯曲。
最初王鑫鹏用自己养的小老鼠练习下针的方法。花了三个月才练好手法,他就开始拿自己做试验。最初,他买了一盒针,里面有一百来根。但,没多久就用完了。为了省钱,他消毒后反复使用。王鑫鹏说,为了拿捏好穴位,他给自己扎了近千针。
为父扎针
一份坚持,一份收获。在王鑫鹏熟练准确的针法下,父亲的病得到了控制。不到一个星期,父亲的五根手指都能动了。三个月后,父亲已经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了。看到父亲病情好转,全家人都乐坏了。王鑫鹏告诉记者,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病。像咳嗽、胃病、腰腿痛等。周围邻居知道王鑫鹏有这一手,有个大病小恙的都往他家跑。还真别说,邻居的小毛病,还都让他给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