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间,东湖三小三年级的孩子们欢唱《幸福谣》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东北网11月17日讯 (记者 王春颖)“对自己:健康是福,勤俭是福,知足是福”,社区日间照料室中,接受志愿者照料的老奶奶们笑着在唱。”
“对他人:真诚是福,包容是福,友善是福”,东湖三小的孩子们美滋滋地唱。”
“对社会:感恩是福,尽责是福,回报是福”,市政府行政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们热情地唱。”
……
7个层面“福”字的表述,70个社区的广泛深入,300万市民的积极践行,1座城的嘹亮歌声,1座城的幸福洋溢。2014年以来,大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议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字内容,与大庆精神基本内涵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福文化结合起来,推出七个层面福字表述的“大庆幸福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庆表达和实践。

大庆市东湖三小学生“画幸福”主题美术手工课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近日,记者来到大庆市走访,在街道、在学校、在行政服务单位,切身感受大庆幸福谣红遍百湖之城,成为市民们由衷的曲、肺腑的调,成为老百姓心底不言而喻的声音。
学校:让孩子们学起来 讲起来
一走进大庆市东湖三小,正值课间,走廊中回荡着孩子们洪亮清脆的歌声,唱的正是大庆幸福谣。朗朗上口的旋律,质朴亲民的词藻,让前来采访的记者也哼唱了起来。
课上,美术手工课的主题是画幸福,“我的幸福是看到家乡高楼林立,车辆穿梭的繁荣景象”、“我的幸福是跟着爸爸妈妈做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我的幸福是下课的十分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们的幸福尽管五花八门,但是都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幸福在大庆。

让胡路区乘风社区日间照料室中,老人们利用废物废品手工制作工艺品.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我敢拍着胸脯说,我们中心的孩子是真的用心领会幸福谣含义的”,看着孩子们讲到幸福时的一张张笑脸,大庆市油田教育中心主任符景海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油田教育中心不仅教唱幸福谣,还以幸福谣为载体,邀请幸福谣基层宣讲团前来学校进行科学幸福观的传播讲授,并在日常基础教学中积极融入铁人王进喜精神等爱国爱油田的基本常识,让孩子们深刻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我讲了一辈子课,但从未讲得如此深刻过,课上没有一点专业术语,都是平淡朴实的‘大白话’”,幸福谣基层宣讲团成员、大庆师范大学教授张小兰说,由于每次授课的受众不同,授课内容要经常作出调整,目的就是为了更加贴近受众身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让胡路区乘风社区广场舞队表演《大庆幸福谣》舞蹈。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社区:让老年人唱起来 舞起来
在大庆市让胡路区乘风社区的日间照料服务站,日间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们坐在社区的休息室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们看着电视里放着的幸福谣,手中做着手工,嘴里也跟唱着。
“我们这辈子年轻时都没享过啥福,但是老了老了还享上福了,”正在被日间照料的79岁的赵大娘告诉记者,“白天孩子们都上班上学,我就来到这日间照料室‘报道’,和志愿者聊聊天,做做手工,看这些花瓶里插得工艺品,都是我们利用废物废品制作的,看着自己做的东西这么美观,真的还觉得自己老有所用,很幸福!”
年纪轻一些的、五六十岁的阿姨,则是跟着舞曲跳了起来,动作整齐划一、律动十足,还凭借幸福谣在全省广场舞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广场舞这项活动跳的就是个精气神,以前跳的舞曲都是‘爱情买卖’、‘套马杆’这些流行歌曲,律动性倒是不错,但是歌词真是不堪入耳,一点都不积极向上”,让胡路区乘风社区广场舞队队长魏阿姨骄傲地说,“我们队获奖跟幸福谣这首歌有着极深的关系,既提升了我们队员的精气神,也正是我们心底的歌。”

大庆市110指挥中心,接线员在工作中。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社会:让办事员动起来 做起来
大庆市把“大庆幸福谣”72项幸福标准,融入到《岗位责任制》和《志愿者服务公约》之中,融入到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唱响大庆幸福谣、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
无论是在大庆市110指挥中心,还是在行政服务大厅,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透露出的是友善和细致。
“什么是幸福”?“尽责是福,回报是福”,一位刚刚下了夜班的110指挥中心接线员告诉记者,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件报警求助,用实际行动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一首歌温暖了一座城,7个“福”融化300万人心,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更是300万人认真践行的力量。大庆幸福谣,让幸福植根大庆,让爱和温暖停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