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7日讯 (谷鸿翎 记者 孙英鑫) 北京时间11月14日17时,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201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世界公园大会上,经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委员会讨论和投票,产生了2014年全球第一份“绿色名录”,五大连池风景区等全球23个保护地成功入选。这也是继荣获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桂冠后,五大连池风景区荣膺的又一项世界级殊荣。
世界公园大会主题:公园、人类、行星:激励方案
2014年世界公园大会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和澳大利亚政府共同举办,其主题是“公园、人类、行星:激励方案”。回顾人类在实现全球目标中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保护地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强调自然在解决世界可持续发展挑战中的核心作用。来自全球超过160个国家的5000多名包括国家元首、商界领袖、保护地巡护员和社区领导等各界代表齐聚悉尼,共同探讨保护地的未来及其在解决当前全球挑战中的核心作用,共将共同见证保护地对于地球及人类未来的巨大价值。
自1962年起每十年举办一次的IUCN世界公园大会是世界上唯一聚焦于保护地的全球论坛,而其关注的保护地则包括了各种以保护自然和自然价值为目的而设立的区域,涵盖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社区保护地等类型。
中国六保护地入选首批全球IUCN绿色名录
此次大会共收录全球23个保护地,包括中国黑龙江五大连池、安徽黄山、湖南东洞庭湖、吉林龙湾群、陕西长青、四川唐家河等6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成为全球首批入选单位。
从去年4月份开始,五大连池风景区全面启动IUCN绿色名录申报工作,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推进,申报工作重点针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绿色名录标准》中所提出的6条核心价值展开申报材料编辑工作,专门聘请专家学者对五大连池资源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凭借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五大连池分别在地质地貌价值、风景资源价值以及美学价值三个方面符合绿色名录的申报条件。五大连池管委会紧紧围绕当地丰富而又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及珍稀的火山奇观,编制完成《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详细报告》上报评委会。
“绿色名录”:世界保护地可持续发展风向标
据了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环保组织,拥有超过1200个政府机构和NGO会员,以及分布于约160个国家的近11000位志愿专家会员。“绿色名录”是全球自然保护领域中新的倡议概念,也是IUCN重点推出的国际荣誉,在自然保护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绿色名录”旨在收录并表彰重要的资源价值受到有效管理的保护地,倡导其保护管理经验的共享,是包括风景名胜区在内的保护地资源价值管理方面的国际荣誉,是世界保护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灯塔和风向标。“绿色名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全球保护地管理标准,衡量和鼓励保护地的管理成就、在国际范围内促进保护管理经验的共享,加大在全球范围的宣传、倡导与推广。
“绿色名录”将帮助中国在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大力提高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具备巨大的品牌效应潜力。从国际交流的角度来看,加入IUCN绿色名录,可以使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拓展国际平台,与国内外的相关专家和组织建立广泛和频繁的联系,参与或组织召开国际会议和考察活动,与国际先进的景区管理标准接轨,增加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提高景区保护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