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日讯 (记者 包海多)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月人均440元和年人均2700元、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到每年5400元和3800元、下拨8817万元冬春生活救助资金,保障全省387万名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一串串鲜活跃动的数字背后,是2014年我省民生建设带给龙江百姓的关怀与温暖。

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兴利村社区图书室。
社会救助工作统筹高效推进
2014年,我省大力推进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工作。争取中央财政资助我省城乡低保资金分别为43.65亿元和14.7亿元,比去年增长12%和20%,并按照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农村五保供养自然增长机制,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月人均440元和年人均2700元,比去年分别提高了17%和24%,占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的37%和40%;将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5400元和3800元,比去年分别提高了48%和44%,是历年来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特别是按照省政府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四煤城”、森工林区等全省特殊困难群众调研工作,将符合条件的6.6万余名特殊困难群众分别纳入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范围,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系统覆盖率达到100%
协调建立了省级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各地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建设,目前全省所有市地89%县(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推进格局。拟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关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的通知》、《关于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城市就业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相互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框架。成立了省级申请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推进市县级核对中心建设,目前全省已有58个市、县完成组建工作,新增工作人员174人,年底所有市地,80%以上县市可建立核对机构。加快推进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申请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全省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推进“一门受理”工作机制建设,目前全省已经建立“一门受理”综合服务平台965个,社会救助服务窗口1457个,基本实现全覆盖。

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牧社区。
加快临时救助救急救难
推进国家临时救助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将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在争取国家1.1144亿元临时救助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协调落实省级地方临时救助资金1.2亿元。积极推进“救急难”试点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现场推进会议,在全省确定32家单位进行试点,推广了“六个一”工作模式,困难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

齐齐哈尔市第二福利院护理人员为三无老人过生日。
加强医疗救助工作“一站式”结算机制全覆盖
提高救助封顶线,取消救助起付线,全省平均救助封顶线达到1万元,最高达到5万元,医疗救助比例达到60%。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建设,实现全覆盖。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着手起草我省《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待国家有关政策出台后,即开始实施,并指导哈尔滨市、绥化市开展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
救灾有力及时应对防灾减灾未雨绸缪
积极做好冬春救助工作,及时下拨8817万元冬春生活救助资金,保障了全省387万名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扎实开展新灾应对,全省共下拨了2700万元应急救助资金和2万多件救灾物资,解决了6万多名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困难。大力开展了第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和救援演练,编印了5万册《黑龙江省防灾减灾应急知识手册》,免费发放给群众,强化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救灾能力。继续实施了600个社区防灾减灾工程。加快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步伐,哈尔滨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及大兴安岭、克东县、黑河市3个省级储备分库建设正有序推进,省级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购置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正在履行有关手续。编制了《受灾人员救助行动大纲》,极大地提升了救助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
养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黑龙江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办养老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有较高“含金量”的重要政策;制定并施行了《黑龙江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施细则》,全面启动了城市养老机构清理整顿、许可证换发和农村养老机构许可登记工作;出台了《关于提高资助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补贴标准的通知》,调整了民办公助政策,将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助标准提高了一倍,这些为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养老机构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持续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和“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协调省财政部门在2014年省本级福彩公益金预算中安排1.4亿元、争取国家发改委资金9500万元、国家福彩公益金2121万元,支持全省养老机构建设项目,今年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22万张,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内新增1.2万张的目标任务,使全省各类机构养老床位达到15.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7张。 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业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为国家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确定了全省9所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并指导开展了相关工作。启动了我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养老服务协作与对口支援试点工作。同时,确定了大庆市为民政部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单位,开展了省级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
城乡社区建设稳步实施
目前,全省200个城乡示范社区建设项目,已有93%投入使用,年底前100%投入使用。在“双百”示范工程的引领下,省级财政配套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资金8000万元,拉动各地投入资金约4.6亿元,加强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全省设有日间照料中心(室)的城市社区达到1890个,覆盖率达到60%,超前实现了城市社区达标率达到82%,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到80%的年度既定工作目标。
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省社区广泛开展了“学习焦裕禄精神,提升社区服务正能量”主题实践活动,打造龙江社区服务新形象。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省社区电子地图信息库,将全省9000多个城乡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逐一录入到信息库当中,实现了社区建设“一图在手,了然于胸”。各地市不断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力度,“智能社区”建设启动率达到100%,已建成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城区(县级市)覆盖率已达到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