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大庆老两口为离儿女近点再近点 10年搬了4次家
2015-01-02 17:03:21 来源:大庆网  作者:丛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日讯 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好像什么样的付出都在所不惜。

  两位老人,为了照看孙子,为了住得离孩子近一些,在10年时间里,连续搬了4次家。

  “每次搬家,我们都好像生了一场大病,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那份苦没人能理解。”12月19日,70岁的牛占武老人对记者说。

  10年搬了4次家

  牛占武和老伴住在东风新村九区,说起自己10年的迁徙路,老人虽然有不少怨言,但记者也能听出来,只要离孩子近些,他心里其实是高兴的。

  刚一进屋,牛占武老人从柜子上的包裹里给记者掏出一双拖鞋,鞋在包裹里压得久了,有些变形,“家里只有我们老两口的拖鞋,其余的都放在包裹里没拆出来,因为明年还得搬家,懒得拿出来了。”老人笑着说。

  2002年退休前,牛占武一直住在红岗区,2003年,为了照顾生孩子的女儿,他和老伴搬到了让胡路区的东湖。

  照顾完女儿之后,为了离住在东风新村的儿子近一点,老两口又搬到了东风新村七区。

  到了2007年,他们在湖滨教师花园买的房子下来了,老两口又带着行李搬到了那里。

  “本以为再不用搬家了,可今年孙子上小学没人带,我们俩8月份又搬到了新村9区照看孙子。”提到搬家的事情,牛占武也挺无奈。

  记者看到,老人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没拆封的包裹,原来这里也只是临时的,明年他们还要搬到联想科技城那里,因为儿子住在新城御景,那里离儿子只有一路之隔。

  搬次家就像生场病

  “搬家可真是挺糟心的。”牛占武苦笑着说道。

  还记得第一次搬家的时候,老人的老伴有几个月都没出门,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女儿,另一方面就是谁都不认识,而且也不认路。

  “那份陌生和害怕的感觉到现在都记得,就像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整天无精打采的。”牛占武嘬了一口茶慢慢说道。

  几次搬家下来,牛占武还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对药店、商店、理发店等地儿格外留心。

  “这些都是基本生活需要的,每次搬到新家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每天围着小区遛弯,得用一个多月时间,把这些店面摸清。”牛占武说。

  连续10年的搬家生活,也让牛占武不太愿意交朋友了。

  “以前住在红岗的时候,没事还能找老哥们喝酒,后来离得远了,慢慢就疏远了。再到新地方交新朋友,刚交没几天我又搬走了,到后来也没那个心思了。”牛占武现在做得最多的,就是呆在家里读书看报。


 

  只为离孩子近点再近点

  采访中,老人虽然一直都是笑呵呵的,但在他的脸上,记者明显能看到疲惫,尤其是谈到面对搬家后的新环境时,他不止一次地叨咕,“那感觉别提了,谁都理解不了,太苦闷了。”

  既然有这么多烦恼,为啥还这么折腾呢?记者问道。

  “哎,人上了岁数,不就是为了能离孩子近点嘛,住得太远,孩子总说太忙,不方便回来看我们,又整天惦记着。离得近了,能经常看见孩子们,也让他们省心了,我们老两口折腾就折腾点吧!”牛占武苦笑着对记者说。

  就在采访的时候,牛占武接到了儿子的电话,说是晚上来接孩子,就在这吃饭了。

  撂下电话,牛占武和老伴赶紧翻冰箱,各种好吃的瞬间就摆了一地。

  “儿子愿意吃排骨,一会儿红烧,儿媳妇愿意吃大虾,我得再去买点……”老两口蹲在地上叨咕着,记者能看出来,他们那发自内心的高兴劲。

  “住得近了就是这点方便,孩子想回来就回来,多好!”此时,老人的脸上笑开了花。

   “迁徙族”无奈中的甜蜜

  其实,我们身边,像牛占武老两口这样,为了孩子而活的老人们不在少数。有人为了照看孙子搬家,有人为能经常看到孩子搬家。

  有些老人从西城搬到东城,有些从农村搬到市里,还有一些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他们确实因为能和孩子经常团聚而高兴,但内心的无奈和身体上的吃不消,也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67岁的陈秀艳,是几年前被儿子从农村接到市里来的,刚来时,陈阿姨找不到公交路线,不会用燃气,甚至连家里的智能电视都不会开,她一度抑郁,整天坐在窗口发呆。但每次儿子来看她的时候,她都是满脸笑容,一个劲地说自己过得挺好,太享福了,其实她是不想让儿子担心,想满足儿子的那份孝心。

  俗话说“故土难离”,对于老人们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可他们为了能离孩子近点,再近点,毅然卷起包裹来到陌生的地方,只为了享受那片刻团聚的甜蜜,这份甜蜜来得让人有点心酸。

  为了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两位古稀老人,不顾儿女劝阻,宁愿像随处栖息的枝头鸟,一次次强打精神,卷起铺盖卷儿,奔波在奔向儿女的路上。这份痛苦的甜蜜,真的是中国特色,为了儿女在所不惜。

  10年搬家4次,平均2年半搬一次,明年还要搬。这么一幅苍苍老者拎包扛卷的画面,怎么也让人感觉美妙不起来。小时候搬家搬怕了,老汉所说的新到一个地方,“那份陌生和害怕的感觉”,似乎可以感受得到。虽然为了儿女,他们是自愿的,可怎么看,都透着一丝无奈,还有些许酸楚。

  让人矛盾的是,眼见着这份付出换来了儿女常“回家转”的消息,老人在记者面前,那份发自内心流露出来的喜悦和忙碌,确也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矛盾,真的让人唏嘘。

  我们的父母,就在这样对亲情、对传统的固执坚守中,委委屈屈却又幸福地活着,除了敬和更好地孝,作为儿女,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