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4日讯 修路、架桥、改善地下管网……2014年,齐齐哈尔市提出以精品工程惠民生为主题的“建设工程规范管理年”,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城市道路改造建设投入量和工程量继2013年之后再创历史新高。
水师路是连接站前南大街、民航路与中汇城的重要通道,作为齐齐哈尔市南苑新城区为高铁新站配套升级的道路,已于2014年10月全部完工。市政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技术组组长魏海泉表示,“新城区道路建设网格已基本形成,现在就可以为各项目建设和高铁建设提供保障。新城建设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规划施工,在道路施工的同时,把天然气、热力、给水、排水、污雨水等随路的管线都一并完成,避免了今后的破路施工现象。此外,有一些预留的管线,也提前一并考虑进去,从而使新城建设更加完善。”
强化工程质量监控,确保市政道路改造做“精”、做“细”。2014年齐齐哈尔市在进行道路改造工程中,一些新材料、新工艺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建设质量。魏海泉告诉记者,2014年老城区修建的主要是次干道和支路,方便百姓出行,让大家迈出家门,就能走在比较整洁的街路上。在选材上,铺设的人行步道大多采用8厘米新型材,与以往相比,耐磨、抗折、抗压性有了很大提高。
与2013年道路建设注重人性化设计相比,2014年齐齐哈尔市市政建设更加注重环境的改善,在修建道路的同时,把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一并纳入建设计划之中。据市住建局市政科负责人介绍,通过近几年市政道路的建设升级,城市面貌和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不仅仅是道路升级改造相继完工,人行道、商家门前台阶也一并进行了改造。另外,随路修建的公交车港湾停车站、私家车停车位,还有街角的公园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都让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截至目前,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已改造、新建主次干道23条,巷道49条,硬化裸土路面20万平方米,修建破损路面12万平方米,更新改造52条街路的人行步道、面积达33万平方米,改造建设总里程达7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