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窗口单位以贴心服务传递温暖 寒风中的冰城涌动暖流
2015-01-07 09:36:20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万佳 陈南 韩伟 杨锐 赵亮 孙岩 刘玉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日报1月7日讯 哈尔滨市各窗口单位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城活动时,始终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围绕环境卫生、服务承诺、诚信经营、志愿服务、讲文明树新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等内容,把创城融入到一点一滴小事中,为市民提供贴心服务,真情实意的服务温暖着冰城。

的哥给环卫工人送口罩。

建国派出所办起免费房屋中介,只求百姓安心租房。


 

  一块猪肉溯源,百姓菜篮“透明”了

  在中央商城地下一层的哈尔信超市,常来买菜的张阿姨拿起一盒包装好的猪精排肉看都没看就放进购物篮里,她知道,这里的猪肉放心,“在机器上一扫,猪仔在哪养的、每天吃啥、有啥疾病、在哪屠宰的,都能知道。”

  目前,哈尔滨市肉菜追溯体系已经初步建成,第一批纳入的流通节点为802个,覆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松北、平房6个主城区,包括销售、生产、批发、屠宰等大中型百货、超市、农贸市场。如今,冰城的菜篮子“透明”了,如果出现问题可以一查到底,保证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商场扫码溯源查询商品。

哈尔滨游客服务中心志愿者一天最多为千名游客服务。


 

  一家老店讲史,追溯百年哈埠文化

  每次接待国外学者,哈工大材料学院教授郑明毅必去的一个馆子肯定是“老厨家”。一进饭店,郑明毅先要领客人到门厅的老照片墙那转转,再摸摸古董,然而讲讲滨江道台府的那些历史。半个月前,郑明毅又带来3位来自美国波音公司的专家。一边吃着甜酸口的“锅包肉”,一边听着百年前的哈尔滨历史,3位专家享受一次美味的“文化之旅”。

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得到荣誉证书,和妈妈一起分享喜悦。

锅包肉Q版形象发布会在老厨家举行,作为哈尔滨地方菜的锅包肉首次有了自己的推广形象。

  如今,哈尔滨餐饮业已不仅仅满足于让客人吃饱、吃好,吃情调、吃环境、吃文化、吃品位成为众多餐饮企业的终极目标。据市商务局统计,目前全市有各类餐饮企业15000余家,各大餐饮企业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还在醒目位置展示服务标准和承诺,并提供免费饮用水、餐盒、网络等贴心服务。


 

  一街升级改造,牵动全市商圈跟进

城市的窗口——中央大街。

  2014年11月末的中央大街,尽管寒风料峭,仍挡不住每天超过10万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想要玩遍哈尔滨的外地游客一头扎进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规划最经济最合理的旅游时间表;孩子和老人则钻进装修一新的中央书店,在图书的海洋中尽情畅游;热衷逛街的年轻人往往会兵分多路:女孩子一家挨一家逛,男孩躲进商场里的咖啡馆,享受免费网络的慢咖生活……在这条千米老街上,冰城人和外地游客悠然享受着高品位生活。

  中央大街的整体升级改造引起了“鲇鱼效应”,南岗秋林商圈、会展商圈等几大商圈纷纷效仿学习。在创城过程中,商务部门要求商贸零售企业将环境卫生、服务承诺、诚信经营、志愿服务、讲文明树新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制度化,并贯穿在日常服务中,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