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1月8日讯 记者从哈尔滨市民政局获悉,哈尔滨市最近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


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
道里区和南岗区被确定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南岗区花园街道被确定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松北区松北街道军安社区被确定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据悉,这是民政部2009年在全国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以来,首次评选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评选指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区服务、社区管理、队伍保障、经费保障、居民满意、改革创新等项目。

小区里的活动室。

请让我来帮助你。
近年来,哈尔滨市不断创新理念,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放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上,全市社区建设全面推行“1361”模式,即以建设“和谐社区、幸福城市”为发展总目标,推进三个重点项目(建设100个中心社区项目、建设200个农村示范社区项目、创投300个社区公益性服务项目),实现“六化”标准(即基本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服务多样化、社区环境清洁化、社区平安常态化、社区活动群众化、社区工作标准化”),搭建一个平台(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通过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共创建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8个、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59个,道里区、南岗区成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示范区,社区环境和居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里面一家亲。

居民院里的小乐队。
民政部专家评估组认为,哈市组织协调建制健全,市区两级成立了社区工作指导委员会,将42个职能部门纳入组成成员,社区建设形成了市区上下联动,社会多元参与;打造中心社区,构建双层社会服务体系,社区服务功能设置科学,服务内容多元多样,形成了“大带小”、“点带面”、“一带多”、“中心辐射周边”的服务格局,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其经验做法值得全国借鉴推广;居民自治、社区治理有探索、有亮点。探索总结了登记选民直选办法,居民自治从单一的平面自治变成立体自治,将行政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居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党员进社区,驻街单位共驻共建,体现了社区共治、多元参与的理念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