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哈唯一中国传统村落美如中央大街 105座俄式建筑有百年历史
2015-01-09 10:15:31 来源:新晚报  作者:张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1月9日讯 近日,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尚志市一面坡镇镇北村位列其中,成为哈尔滨市首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木克愣民居。

原一面坡中东铁路机务乘务员公寓。


 

  每栋建筑都有一段历史

  有关专家表示,建于1898年9月的一面坡车站,1901年11月4日开始临时运营,次年建成了火车站舍,1903年7月正式运营。该站为中东铁路东线的折返站,设立了机务段、水电段、车辆段等机构,兴盛时期有四五百名俄国铁路员工在一面坡工作、生活,由此衍生了百余座员工住宅,以及公寓、俱乐部等欧式建筑。

铁路房产段院内的俄式建筑。

原一面坡中东铁路葡萄酒厂办公楼。

  天桥路20号的二层建筑建于1904年,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在此建造的俱乐部兼疗养院。专家介绍,上世纪20年代初,铁路当局开行了称作“列车旅馆”的高级旅游列车,往返于哈尔滨、一面坡之间。据了解,这是在中国开行的首列“旅游列车”。

  建于1921年的一面坡机务乘务员公寓,为城堡式建筑,

  另外,还有建于1904年的一面坡兵营。

  俄式建筑成为城镇“一景”

  分布于一面坡大街小巷的欧式建筑,造型独特,风格各异,各成一景。相关历史学者表示,一面坡站舍为砖木结构的一、二层建筑物,采用俄罗斯传统的砖砌墙体,出入门口上设弧形铁皮雨搭。

  铁路俱乐部则是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设计采用“横三段、竖五段”的构图方法,突出轴线,讲求对称,强调主从关系,用“爱奥尼柱”控制中心,统帅全局。多变的门窗、墙身与山花的浮雕,更加丰富和展现了古典主义的特征。

  机务乘务员公寓旧址,是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变幻的门窗,透出建筑的灵气,丰富多彩的山花与墙身浮雕,相应增辉,蔚为壮观。建筑主体为两层,中央部分以古典壁柱为主体,非对称构成,总体效果和谐均衡,主次分明。

  46座国家保护建筑保存完好

  一面坡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镇北村全村由西向东辐射,由红旗桥开始向东俄式建筑散落于民居当中。村中有俄式建筑105座,其中国家保护建筑46座,虽经百余年风雨侵蚀,主体建筑依然完好。这些建筑基本都是1903至1904年建成。

  如今,经过了世纪的融合、积淀,铸就了镇北村特有的地域文化风格。应该说,这些形式终归是一种整体文化的移植,并非简单形式的移动。其独特的俄罗斯建筑风格文化,演绎了地域建筑的独特魅力,被视为一面坡镇地域文化的表征。

  链接

  全国共评选三批,共2555个村落入选。

  我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第一批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宁年村富宁屯、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三家子村。

  第二批

  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新生村。

  第三批

  哈尔滨市尚志市一面坡镇镇北村、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江西村。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