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0日讯 眼下离农历春节已经不远,不少闲在家的老人已经开始为准备起来——淘年货。
记者注意到,这些老人在选购年货时,特别钟情传统农家的笨猪肉、笨鸡、笨大鹅。
家住奔腾二小区退休在家的赵艳萍,和家人都特别喜欢吃农家的小笨鸡和笨猪肉。前段时间,她让住在盖家屯的亲戚帮忙在当地联系一户农家,预留笨猪肉,预订几只小笨鸡。
1月2日,赵艳萍专门坐车去盖家屯,将预订的笨猪肉和小笨鸡取回来。回家后,盖家屯的亲戚又打来电话,说有本地大鹅,问她要不要。
“要,有几只要几只!”她当即表示。
赵艳萍说:“现在生活好了,很想吃点绿色、健康食品,这些农村的‘笨货’绿色无污染,味道和口感都好。”
为了买到货真价实的纯正“笨货”,元旦前,家住万宝一区的71岁的李得权大爷特地回了一趟远在海伦的老家。
“大庆市场上很少有真的笨鸡和笨猪,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都觉得还是那‘笨货’香。”李大爷说。
提起买这些“笨货”,那可真是不容易。老人乘长途客车4个小时,先到海伦市区,又换车到乡下。回来时,笨猪肉和笨鸡装满两条塑料编织袋。村里的亲戚一大早就将老人和他买的东西送上去城里的车。到了城里,老人又换乘回大庆的客车。这一个来回,着实费了很大劲。
市民李志鹏家住登峰家园小区。前些日子,他特地开车带着62岁的父亲去林甸,到亲属所在的村里淘“笨货”。
老人一次买了4只芦花鸡和3只大鹅。李志鹏的父亲说,来农村买些“稀罕”东西,别有一番乐趣。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笨鸡每斤价格约20元,比肉鸡高出一倍。
笨鸡、笨猪肉、笨鸡蛋等“笨货”虽然价格贵很多,但仍然不愁销量,“笨”出来的好口味,让不少城里的老人趋之若鹜。
老人们对农村“笨货”的追捧或钟爱,不仅有对口味、口感、绿色健康的追求,更有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难忘。对美食向往的背后,往往是无尽的乡愁,流年的往事……